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能源>>正文内容

三盈副总黄龙:做好交通能源加注需要“真本领” 未来氢能发展可期

2019年04月01日 来源:新华网

近日,在“2019海南自贸区(港)国际能源贸易峰会”上,新华网记者独家采访了北京三盈联合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龙,他分享了对交通能源加注行业发展路径的见解及展望。

以下为访谈内容整理:

新华网:您怎么看中国在交通能源加注站的发展的?

北京三盈联合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龙:交通能源加注站的内涵比较丰富,按加注的介质分类,除了传统的汽柴油之外, LPG(液化石油气)、CNG(压缩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尿素液的加注、氢气加注等都在这个内涵中。按加注的对象分类,除了给车辆加注以外,还有给火车、飞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加注也在这个范畴里。

中国加油站的数量在1998年之后在量上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维持在10万座左右,加气站的规模也达到了8400座,充电桩的数量超过了76万个。中国加油站的变革之路主要发生在油站的内涵及设备的技术升级方面。加注站的升级迭代都和我们所处的当时时代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最早的加油站功能比较单一,就是满足车辆的油品补给,后来逐步增加了洗车、快修、餐饮等服务项目,再往后又有了便利店的进入,这些变化基本聚焦在加油站的功能满足层面;加注站设备的技术升级从机械式的加油机到电脑加油机,电脑芯片从32位单片机到今天嵌入式ARM处理器,IC卡、税控、防作弊、油气回收等功能的增加,双层环保油罐,复合管线、液位测量仪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

把我们传统的加注站打造成智慧加注站则是近三年的事情。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我们把这些新的技术应用到我们传统的加注站上面,增加了诸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多种支付、加注后的互动、智能推送等内容。智慧加注站主要是增加了客户在体验方面的感受,更便捷,更智能。

北京三盈在打造智慧型加注站方面起步比较早,是行业的创新者。从国内第一家上站的设备制造企业,与央企、大型民营石油公司的合作,已实现全面开花。

新华网:产业发展状况如何?三盈一年的营业收入大概有多少?

黄龙:北京三盈产业集团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了15亿元。北京三盈产业集团聚焦交通能源加注站领域,实现了产品全覆盖,汽柴油、LPG、CNG、LNG、L-CNG、L/CNG、尿素加注、充电桩、液位仪、油气回收、储油双层油罐、油库自动化发油系统、设备安装、第三方检测以及加注站信息化解决方案并具备整站集成的实力;我们的客户涵盖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国家石油公司,也有国内大型的民营石油企业,同时我们的产品还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非洲、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我们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对发达国家形成出口的制造企业。

新华网:加注站行业的技术门槛高不高?目前行业内的竞争情况如何?在行业中想做到领先要具备哪些条件?

黄龙:我认为加注站行业的技术门槛并不高。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加油机制造企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60多家,经过30年的岁月洗礼,现如今国内的加油机制造企业基本上一双手都能数的出来,有规模的也就那么四五家吧。这个行业和下围棋有点像,想进入行业并不难,但想做好,就要有些真本事了。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这些年的发展,市场基本上已经被几家行业领先企业所瓜分。对于行业领先的评价标准,除了产品品质、价格及完备的服务保障体系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后续产品技术升级的能力,不能让客户一升级就更换设备,要有客户思维,实现用户利益最大化,真正做到客户赢就是自己赢。

新华网:刚刚您提到企业的销售份额有很大一部分在海外。三盈到国外去会不会“水土不服”?

黄龙:其实我们的设备到国外去都是做“减法”。因为在国内销售的设备有些功能是国内独有的,譬如税控功能、防作弊功能等,境外没有这些要求。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石油企业都是遵循国际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设备选型与采购的,他们除了关注产品本身的功能品质之外,还要一套严格的企业评价体系,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评才有机会进入。当然国际市场也是一块很好的蛋糕,往往一个项目就会过亿,譬如我们2016年成功中标的中东某国石油部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涵盖加油站、油库、信息化等系列化的建设,随着这个项目的实施,项目规模从当初的1.2亿元发展到现在已超出两亿元,目前这个项目还在继续扩展实施中。

新华网:2019《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有看点的一条消息,就是对氢能源的重视落实在文件里了。您同时也是三盈氢能源/天然气事业部的总经理,对此,您怎么看?

黄龙: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把氢能源列入“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以来,陆续出台了多项涉氢相关的政策,截止2018年底光和氢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法规就达76项。刚刚结束的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动加氢设施建设”被首次写了进去,这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对氢能源的重视程度又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已经提升为国家能源战略层面,对氢能源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对我国从事氢能源领域的氢能人是一剂振奋剂。

截至2018年底,全球有369加氢站,欧洲152座,亚洲136座,北美78座,日本拥有最多的加氢站,共有96座,德国排名第二,有60座,美国排名第三,有42个加氢站,国内正在运营的加氢站达到19座,排名全球第四,2018年开工建设的加氢站23座,规划加氢站51座。

2018年,我国基于氢能源全产业链包括制氢、储氢、运输、应用的产值已经达到2000亿的规模,预计到2030年,这个市场规模会超过10万亿,面对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市场商机,我们需要提前布局,做好技术储备。

目前氢能源加注产业链技术还不够成熟,中国在氢能源加注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有一点差距,但这个差距并不大。短时间内在氢能源方面实现爆发式的增长并不现实,毕竟在政策法规、盈利模式等方面还有诸多要完善的地方,但氢能源的发展规模我们是可以预期的。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淮河能源重大资产重组再出发 拟斥资逾43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电力资产

9月2日,淮河能源披露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拟向淮河电力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潘集发电100%股权、淮浙煤电50.43%股权、淮浙电力49%股权。交易完成后,潘...[详细]

新潮能源上半年实现营收近40亿元 油气生产当量同比大幅提升

8月30日晚间,新潮能源公布202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9.89亿元,净利润11.51亿元,业绩表现稳健。受益于油气开采量的上升与持续的降本增效,叠加美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公...[详细]

国电电力上半年净利润29.88亿元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

国电电力8月30日晚间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52亿元,同比下降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8亿元,同比增长30.37%。据公司同日披露...[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