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国家对外开放赋予山东的战略定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单独设置了“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板块,重点在国际合作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国际通关合作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截至目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已进行了15轮,进入关键环节。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广杰指出,以获批自贸试验区为契机,山东需进一步发挥对日韩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为深化经贸合作做好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凸显山东担当。
创新“两国双园”模式,搭建中韩合作大平台
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韩产业园的批复》,在包括我省烟台市在内的全国三个地区分别设立中韩产业园。记者在《总体方案》中看到,高标准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创新“两国双园”合作模式,成为搭建中韩合作“大平台”的重点。
作为烟台片区深化区域合作交流的关键载体,参照《总体方案》,中韩(烟台)产业园将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和生命科学产业中心、中韩现代服务业融合中心等。记者了解到,上半年,产业园“主战场”烟台市开发区采取赴韩招商、驻韩招商、国内招商等形式,已引进韩资项目10个,涉及科技、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
不仅是自贸试验区所在,烟台还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三核”之一,多个重大战略在此叠加。李广杰分析指出,产业园重点发展产业不少直指“十强”产业,这一方面能推动产业深度开放,为相关企业及普通百姓带来利好;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有了“开放”属性,烟台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将更有优势,更好发挥作为对全省的辐射带动。
推进产业园发展,《总体方案》强调,强化与韩中(新万金)产业园的互动合作,在“两国双园”合作模式上作出探索创新。“两国双园”,是近年来我国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所采取的一项创新模式,据了解,国内已有福建泉州中意、广东钦州中马在“两国双园”建设上显现出积极成效。
省商务厅亚洲处一级主任科员徐丽介绍,我省将为中韩“两国双园”发展创造更优越的营商环境,使其成为两国产业联通发展的重要节点。截至今年6月,产业园已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实现登记1个工作日、公章0.5个工作日、银行开户2个工作日、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完成,“来华工作许可”在10天内办结,符合条件人员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出国有效”的审批政策。省政府还为中韩(烟台)产业园预留新增用地规模5000亩。
同时,烟台也正积极研究出台扶持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预计到2025年,产业园将新引进韩资项目100个以上,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对韩进出口突破100亿美元。
“自贸试验区既是山东对外开放窗口,也是对内改革的先行试验区,为构建持续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提供了重要机遇。”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8年,威海钓具及配套40%左右出口美国,力久等电机企业美国市场份额占其出口额的80%。她表示,加大与日韩合作力度,有利于降低山东企业对美市场依赖,增强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动性,尤其是中日韩自贸区如能达成全面、高水平、互惠的自贸协定,对山东经济更是意义重大,山东企业借此可拥有两块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对各国出口和投资的重要跳板。
联合日韩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一个关键环节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山东的优势在于产业门类多,但不足是专业机构少、人才少,精准对接不够,总的转化体系不健全。”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王宝立坦言。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找准着力点,打破科技创新供需之间的“藩篱”。
自贸试验区获批,山东在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总体方案》提出,推动建立国际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据介绍,我省将利用地缘优势,联合日韩科研院所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技术转移中心,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性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山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临国际化程度不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偏弱的问题。“像国内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继电器,生产工艺不成熟,成品率较低,而日本掌握这项工艺和设备,产品价格也接近国产的生产成本。”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汝绪伟认为,“平台建立后,一是可以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再就是将打通供需双方有效对接的渠道,为成果转化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还能将进一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模式。”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采访了解到,前几批自贸试验区,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已形成值得借鉴的做法。
针对缺乏有效公共服务平台,要素整合不够问题,上海市科委下属事业单位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成立了自贸区内首家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企业。通过该公司,可查询相关信息,实现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先进技术引进来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转移转化平台,让大量成果流入技术洼地,实现辐射效应。
在提升转化动力方面,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措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团队和科技人员承担自贸区内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的,可在课题经费中获得科研劳务收入,其中软件开发类、设计类、规划类和咨询项目类比例最高可达团队使用经费部分的70%。
汝绪伟还建议,山东要以自贸试验区获批为契机,通过政产学研用结合、国际技术服务贸易与交流等方式,融入全球性创新网络,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从技术的来源广泛性、开发灵活性与应用多样性,加强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建设。
对由此可能带来的利好,企业充满期待。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与公共关系部执行总监孙淼告诉记者,自贸试验区的建立,能助推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技术许可贸易,比如简化审批与资金进出手续,许可收入实现税收减免等。
加强中日、中韩海关间AEO互认合作
我国经认证的经营者(AEO)货物出口到已实施互认国家时,查验率可降低60%-80%,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可降低50%以上。这份调查数据,足以说明AEO企业的“获得感”。围绕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便利化,《总体方案》在加强中日、中韩海关间AEO互认合作方面着墨颇多。
目前,青岛海关辖区共有高级认证企业226家,约占全省总数的80%。根据中日、中韩AEO互认安排,这些企业将享受到最大程度的通关便利。“开展风险评估以减少查验和监管时,将充分考虑AEO资质;对要查验的货物,在最大程度上进行快速处置;指定海关联络员负责沟通联络……”青岛海关企业管理处处长李嫣红介绍,通过推进AEO互认合作,能真正达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目标,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为了让AEO这块“金字招牌”惠及更多山东企业,她提到,优先在特殊区域积极开展企业信用培育是个不错的办法,青岛关区目前已经培养起一支AEO专业认证队伍,自贸试验区获批后,将更加积极地开展企业认证尤其是高级认证培育、信用管理政策宣讲等。
同时,企业能更多享受到围绕AEO互认所展开的全方位服务。烟台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获海关AEO高级认证后,享受了一系列通关便利措施,但也遇到难题。“多种原因导致,企业在通关时无法及时提供原产地证明,也就无法享受减免关税政策,去年一年在这方面的费用就有1000多万元。”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孙迎霞为此犯了愁。记者了解到,针对这种情况,目前烟台海关已与韩国海关积极对接,推进协调。“类似情况,海关都将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研究,通过国际海关间AEO合作协调解决,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李嫣红表示。
随着收入提高,消费者对国外高端冰鲜水产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2019年上半年,青岛关区进口冰鲜水产品1379吨,同比增长73.11%,越来越多的鲜活农副产品从口岸辐射至内陆。《总体方案》提出,与日本、韩国合作确定鲜活农副产品目录清单,加快开通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由此进一步提升通关速度,让冰鲜水产品更快、更安全地‘端上’餐桌。”青岛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副处长焦宏强介绍,这需要提前做好品种准入审核、境外检验检疫证书审核等,货物到港后“即审即放,即查即放”,抽中检测的优先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做好后续处置。同时,为相关产品设立货物入境申报、货物现场查验等一站式直通服务。
记者了解到,2018年,青岛海关已经在荣成海关试点该模式,效果很显著:通关速度明显加快,进出境固定班轮由9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同时,企业经营成本明显降低。
青岛海关卫生检疫处处长邵柏强调,设置退出机制很有必要。船舶运营者或其代理出现谎报、瞒报、误报等情节的,海关保留将定期班轮退出“无疫通行”模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