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企业要闻>> 上市公司>>正文内容

*ST长方子公司被立案调查 涉嫌阻碍监管机构监督检查

2023年02月07日 来源:证券日报

2月6日晚间,*ST长方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康铭盛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拒绝、阻碍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权,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康铭盛立案。

*ST长方和康铭盛之间“故事”较多,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围绕康铭盛的控制权问题,新老管理团队矛盾不断。例如,1月31日晚间,*ST长方曾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南昌光谷的提案,要求罢免梁涤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职务,而梁涤成曾在此前公司的董事会中投出反对票。

接受记者采访的律师和市场人士认为,“母子失和”现象的出现多为并购产生的“后遗症”,而这种“失和”带来的后果多是两败俱伤,甚至会波及投资者。

积极恢复康铭盛生产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ST长方通过并购使康铭盛成为公司的子公司,但在此后的工作中却出现了内控失守的现象,由此引发了争端。

*ST长方在公告中解释,涉嫌拒绝、阻碍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权的系以李迪初、聂卫、彭立新为主的康铭盛公司原管理团队。康铭盛公司已于2022年6月27日免去了李迪初执行董事职务,于2022年7月12日免去了聂卫总经理、彭立新财务总监的职务,并已对康铭盛公司原管理团队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康铭盛公司现任管理团队在政府及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自2022年8月15日正式全面进驻康铭盛公司后积极配合证券监管部门工作、在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向公司提供1.33亿元借款支持下迅速恢复康铭盛公司生产运营,并据公司调查委员会整改建议进行了相关整改工作,公司已全面加强了对康铭盛公司的管控。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上市公司的“内生”子公司一般不会出现失控现象,而围绕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得的子公司,原管理层、股东、上市公司之间在磨合过程中出现纠葛的现象并不少见。

业绩受影响预亏

王智斌告诉记者,“资本市场一度盛行‘跨界’并购,不少公司通过并购进入了全新的业务领域,而后续一些公司进行整合并不顺利,并因此产生了纠纷,‘母子’公司失和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过,在并购过程里产生的争议,还是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强硬拒绝收购方对公司的控制,会导致上市公司无法履行其信息披露责任,进而影响中小股东。”

而从*ST长方过往的公告来看,康铭盛已然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此前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预计净利润为负值,关于亏损的原因,*ST长方提及了加强子公司管控和封装业务搬迁等非经常事件导致公司业务收入下降、费用增长、产能利用不足等,其中特别强调,“公司加强内控管理,受子公司康铭盛原管理团队阻挠与破坏,产能及销售收入有所下降、费用增长。”

实践中,A股已经有因“母子失和”导致两败俱伤的现象发生。“有和*ST长方类似情况的上市公司曾被罚款,且涉案人员被处以时间不等的市场禁入。”王智斌对记者介绍。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神州信息上半年营收42.47亿元 金融行业贡献近半

日前,神州信息8月30日发布半年报。财务数据显示,神州信息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2.47亿元,同比下滑4.43%;实现归母净利8086.98万元,同比下滑30.21%。而值得一提的是,财报数据显示,按照市...[详细]

华友钴业回购股份方案释放积极信号 展现企业发展信心

8月31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全部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本次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6亿元(含)且不超过10亿元...[详细]

ST星星上半年营收稳步增长 业务销售逐季向好

ST星星8月30日晚间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6.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获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