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企业要闻>> 上市公司>>正文内容

海优新材11.36亿元定增获批 光伏胶膜产能迎新突破

2023年07月16日 来源:证券日报

7月13日,海优新材宣布,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36亿元,主要用于光伏胶膜产品的扩产。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光伏胶膜产品需求旺盛,本次定增获批将提升海优新材的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巩固并提升公司市场领先地位。

产品结构大幅优化

资料显示,海优新材是一家从事特种高分子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为光伏组件配套使用的光伏封装胶膜。

海优新材发布的预案显示,本次定增公司预计募集11.36亿元,其中3.1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资金分别用于年产2亿平米光伏封装材料生产建设项目(一期)、上饶海优威应用薄膜有限公司年产20000万平光伏胶膜生产项目(一期)。

上述项目的实施,有望突破海优新材现有的产能限制。海优新材表示,受益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对公司光伏胶膜产品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光伏封装胶膜产销量也持续稳定增长,2019年至2021年,公司光伏封装胶膜产销率分别达到98.38%、99.76%、98.10%,连续三年均接近100%。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有效扩充公司胶膜产能,提升公司在光伏封装胶膜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2021年,海优新材胶膜产能为2.92亿平方米。公司预测,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将新增1.41亿平方米透明EVA胶膜、1.27亿平方米白色增效EVA胶膜以及1.32亿平方米POE胶膜产能。

产能大幅扩张的同时,公司产品收入结构也将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海优新材光伏胶膜产品以EVA胶膜、POE胶膜为主,包括透明抗PID型EVA胶膜、白色增效EVA胶膜及共挤型POE增效胶膜、POE胶膜及其他应用于新型组件的胶膜。本次募集资金项目,着重新增性能更优越的白色增效EVA胶膜及POE胶膜产能,未来相关高品质产品销售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海优新材本次扩产并非行业个例。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继续高速增长,带动光伏胶膜企业纷纷扩产。根据银河证券研报统计,2023年胶膜新增产能主要来自头部企业福斯特、斯威克、海优新材,预计三者年底产能将分别达到25亿平方米、8亿平方米、9.5亿平方米。另外,东方盛虹、绿康生化等石化企业在光伏胶膜领域也有布局。

企业纷纷扩产对行业的影响,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光伏胶膜是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市场,现阶段,胶膜产品价格涨幅有限,随着产能扩张,未来价格会有所下调,预计产生激烈价格战的概率不大。”深度科技探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原料价格变动引关注

光伏胶膜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EVA树脂和POE树脂,目前POE树脂产能主要集中于国外少数企业,技术难度相对更高,国产化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EVA树脂产能则在逐步释放,进口依存度有望进一步下降。

材料价格的变动,对胶膜生产企业有着重要影响。海优新材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高达92.16%。2023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EVA树脂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而胶膜售价相应上涨的时间和幅度有所滞后,导致当期销售毛利较低。

上游材料价格的走势,一直牵动着行业人士的神经。“目前,硅料价格的下跌势头趋于稳定,下半年光伏组件的需求将得到有效释放。我们认为,受下游需求的带动,光伏胶膜上游材料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价格上会有所提升。”海优新材证券事务代表姚红霞对记者表示。

东亚前海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级EVA树脂存在10.3万吨的供给缺口,2024年或转为供给过剩,2024年和2025年的供给过剩量分别为7.3万吨和20.7万吨。

“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公司对库存周转周期进行调整。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采购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料价格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根据客户的订单情况做详细分析。”姚红霞介绍称,公司希望通过上述方式,提升采购管理的精确度,降低上游材料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神州信息上半年营收42.47亿元 金融行业贡献近半

日前,神州信息8月30日发布半年报。财务数据显示,神州信息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2.47亿元,同比下滑4.43%;实现归母净利8086.98万元,同比下滑30.21%。而值得一提的是,财报数据显示,按照市...[详细]

华友钴业回购股份方案释放积极信号 展现企业发展信心

8月31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全部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本次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6亿元(含)且不超过10亿元...[详细]

ST星星上半年营收稳步增长 业务销售逐季向好

ST星星8月30日晚间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16.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获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