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明显承压下,捷强装备9月16日晚间披露了一则重磅并购消息,公司拟4690万元现金收购山东碳寻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碳寻”)51%股权,以此跨界切入到纳米级碳材料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标的公司2024年以及今年1—5月实现净利润分别为85.79万元、612万元,转让方却给出了2025—2027年山东碳寻累计净利润达到5500万元的业绩承诺。另外,此次收购还系高溢价,采用了增值率为1656.72%的收益法测算结果作为最终评估结论。
欲4690万元跨界并购
9月16日晚间,捷强装备披露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及实际经营情况,公司于9月15日与武汉市碳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碳翁”)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通过现金支付方式以4690万元收购武汉碳翁持有的山东碳寻51%的股权(对应认缴出资额510万元、实缴出资额0元)。在公司收购山东碳寻51%股权后,山东碳寻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据悉,此次并购系跨界重组。标的公司山东碳寻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而捷强装备主要从事核生化安全装备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捷强装备表示,本次交易是基于公司对标的公司及纳米级碳材料领域的前沿方向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所作出的决策,有利于公司扩大收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有利于整合公司与标的公司的资源和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符合公司目前实际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
不过,捷强装备也提示风险称,公司主营业务与标的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处于不同领域,存在跨界风险,面临全新挑战,未来经营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跨界并购来寻求业务转型,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若能通过跨界并购开辟新的业务版图,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公司的盈利状况。
此外,公告显示,本次交易价款以现金方式支付,将使用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中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捷强装备账上货币资金约8400.84万元。对此,捷强装备表示,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的现金使用效率、财务及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系高溢价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存在较高溢价。
根据《资产评估报告》,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对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在评估基准日2025年5月31日的价值进行了评估。采用收益法,得出被评估单位在评估基准日的评估结论:净资产账面值586.32万元,评估值为1.03亿元,评估增值为9713.68万元,增值率为1656.72%。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山东碳寻总资产账面价值约为1.03亿元,评估价值约为1.04亿元,增值额为108.43万元,增值率为1.05%;总负债账面价值为9718.23万元,评估价值为9718.23万元,无评估增减值;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586.32万元,评估价值为694.76万元,增值额为108.43万元,增值率18.49%。而上市公司采用了溢价更高的收益法的测算结果作为最终评估结论。
捷强装备解释称,鉴于本次评估目的更看重的是被评估单位未来的经营状况和未来获利能力,收益法评估已基本合理地考虑了企业经营战略、收益现金流、风险等因素,收益法评估值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被评估单位的市场价值。因此收益法的结果更适用于本次评估目的。同时,捷强装备也提示风险称,若未来标的公司盈利能力无法达到资产评估时的预测水平,可能导致标的资产估值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形。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收益法评估适合未来盈利显著高于账面的资产,常用于评估轻资产、高成长、现金流稳定的公司;而资产基础法则更适合评估重资产、重置成本易获取的公司。
此外,捷强装备在收购公告中也提示了商誉减值风险。捷强装备表示,如果标的公司未来经营活动出现不利的变化,则商誉将存在减值的风险,并将对公司未来的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
标的业绩承诺亮眼
本次跨界收购中,转让方武汉碳翁也作出了业绩承诺。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业绩承诺期为2025—2027年,转让方确保标的公司山东碳寻在业绩承诺期内净利润目标应累计达到5500万元,且业绩承诺期内,任一年度内标的公司净利润不为负。
然而,山东碳寻成立于2023年7月13日,成立时间仅两年多。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以及2025年1—5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1765.27万元、6410.03万元;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约85.79万元、612万元。
相较于标的当下业绩表现,此次交易的业绩承诺亮眼。
捷强装备提示风险称,本次交易设置了业绩承诺,但具体实现情况会受到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需求以及标的公司自身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在业绩承诺期间出现影响生产经营的不利因素,标的公司可能存在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筹划重组背后,上市公司业绩承压明显。捷强装备2020年登陆创业板,上市次年公司净利就同比下滑,近三年公司净利更是处于亏损状态。具体来看,2022—2024年,捷强装备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2.4亿元、2.93亿元、1.38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1742.56万元、-6790.42万元、-2.78亿元。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捷强装备实现营业收入约1.07亿元,同比增长1.44%;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868.66万元,同比转亏。对于报告期内公司净利下降的原因,捷强装备给出了两点解释,一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核辐射监测产品毛利率下降,导致净利润减少;二是因液压动力系统产品订单减少,导致收入规模减少,同时由于产品价格调整,毛利有较大幅度下降。
二级市场,9月17日,捷强装备高开3.53%,开盘后保持窄幅震荡,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收跌0.33%,收于45.15元/股,总市值45.08亿元,当日成交金额2.92亿元。
针对相关问题,记者向捷强装备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业绩明显承压下,捷强装备9月16日晚间披露了一则重磅并购消息,公司拟4690万元现金收购山东碳寻新材料有限公司51%股权,以此跨界切入到纳米级碳材料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标的公司2024年以及...[详细]
9月16日晚间,四川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威股份”)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186名激励对象合计授予限制性股票550万股,拟授予股票数量约占公告当日公司...[详细]
9月17日,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组织会员单位走进消费类地方国企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以“ESG与可持续发展”为专题的第一场调研座谈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证监局指导,北上协主办,顺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