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北化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6亿元,同比增长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157.28%。在钛白粉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成本优化及循环经济模式,实现逆势突围。
谈及钛白粉行业接下来的发展态势,鲁北化工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行业供需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企业或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但伴随着房地产宽松政策落地生效等利好,终端需求建筑行业有望保持良好的复苏增长势头,需求端整体或将呈现缓慢向好态势。
高端化转型成效显著
作为国内钛白粉行业头部企业,鲁北化工2024年钛白粉业务收入达37.5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8.68%,同比增长14.64%。
目前,鲁北化工拥有年产超20万吨的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和年产6万吨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
鲁北化工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对环保要求的持续提升,钛白粉行业生产工艺正逐步向氯化法倾斜,产品呈现出向专用型、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公司氯化法生产线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与硫酸法同品位钛精矿的通用,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还保障了产品质量。”
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对记者表示:“钛白粉行业正在经历技术升级,氯化法工艺逐渐成为主流,这一技术转型也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特别是该工艺的普及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
此外,报告期内,鲁北化工的甲烷氯化物业务同样表现亮眼,全年实现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32.72%。公司前述负责人表示,受益于制冷剂配额政策落地及空调需求回暖,该业务量价齐升,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展望后市,该负责人认为,基于国内外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需求的稳步增长,制冷剂市场景气度或将继续上行,甲烷氯化物销量及价格均有望随之得到一定提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报告期内公司的化肥、水泥、原盐及溴素等行业的业绩发展存在波动,但由于公司依托循环经济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性打造了钛白粉清洁生产、磷铵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并协同处置危废、海水资源深度梯级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此模式不仅降低了环保成本,还为公司创造了额外收益。
公司年报显示,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快推进氯化法钛白粉项目、硫磺制酸及余热发电项目、锆钛矿精选项目等项目的建设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
钛白粉出口仍可期
截至3月20日,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鲁北化工两家钛白粉行业头部企业,已率先披露年报并业绩报喜。不过,对于钛白粉行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状态,两家企业都客观详述了行业当前供需关系阶段性失衡,以及存在的潜在贸易壁垒等不利局面。
鲁北化工年报显示,整体来看,2024年钛白粉价格有所下降,直到2024年年末也未摆脱困局,行业供应面宽松依旧,需求面对价格产生的下行压力持续存在。
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钛白粉行业分析师孙珊珊对记者表示,进入2025年,钛白粉价格在成本推动下被动上涨,然而,需求偏弱始终困扰着市场,导致价格上涨比较艰难。“进入第二季度,随着需求步入传统淡季及原料价格下跌的叠加影响,钛白粉市场或将面临下行压力。”孙珊珊如是说。
不过,出口的强势表现给钛白粉行业带来了支撑。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钛白粉累计出口约190.17万吨,同比增长15.84%,出口量再创新高。
孙珊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钛白粉出口表现依旧较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市场供应压力并支撑了价格。
鲁北化工前述负责人表示,中国钛白粉企业海外市场份额继续提升,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钛白粉竞争优势,海外出口将持续存在增长预期,或能成为钛白粉价格的主要支撑。
同时,2020年以来,钛白粉行业波动也导致了中小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头部钛白粉企业的产能集中度不断攀升,伴随着行业内中小企业的落后产能逐步出清,优势产能扩张格局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鲁北化工年报显示,公司将继续重点发展钛产业,在稳步推进产能扩张、上下游整合的同时,推动高端化、差异化、系列化发展,力争建成国内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钛产业示范基地。
3月19日晚,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6亿元,同比增长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157.28%。在钛白粉行业整体...[详细]
3月17日,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博览中心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FS.905展位上,两层高的主展台已初具雏形,紧邻其旁的塔机也已“挺拔站立”。再过三周,4月7日,全球规模...[详细]
3月18日晚间,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4年,福耀玻璃实现营业收入392.52亿元,同比增长18.37%;实现归母净利润74.98亿元,同比增长33.20%。公司拟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