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两年、影响广泛的上市公司实控人“涉黑案”,终于迎来了最终审判。
6月1日,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盛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张伟已由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1217万元。根据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张伟被指控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11宗罪。
值得注意的是,6月9日,禾盛新材方面表示,公司实控人未在公司任职,未参与公司主营家电外观复合材料的经营决策,因此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公司存在实际控制权变动的风险。
但在张伟被没收的个人财产中,禾盛新材32%的股权仍在左右着公司的未来命运。“因为这部分股份99%都处于质押状态,且被轮候冻结,怎么处置还要看法院的方案。”禾盛新材证券事务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如果张伟家人没有提起上诉,这一判决一旦生效,后面就会涉及到司法处置了,待法院处理完股权事项后,公司就会进行实控人变更,但如何变更目前尚不确定。
实控人或将变更
让外界很难想象的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张伟会头顶11项罪名。
根据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张伟被指控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强迫交易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容留他人吸毒罪、行贿罪。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出具(2020)粤03刑初487号《刑事判决书》,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1217万元。
禾盛新材证券事务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直言,张伟的个人财产中包含上市公司的32%股权,但这份股权仍处于质押状态,待法院处理股权事宜后,公司就会着手进行实控人变更。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禾盛新材第二大股东为原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赵东明,持股占比20.18%;赵东明妻弟蒋学元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占比3.09%;赵东明女儿赵茜菁为第六大股东,持股占比1.57%;赵东明控制的苏州工业园区和昌电器有限公司为第九大股东,持股占比0.63%。也就是说,赵东明家族合计持有禾盛新材25.47%的股权。
记者梳理发现,张伟与禾盛新材产生交集始于2015年。彼时,作为“中科创”系列公司的掌门人,张伟已坐拥“百亿金融帝国”,急需寻找“壳资源”。
而在2010年至2015年之间,以家电外观复合材料为主营业务、连续6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左右徘徊的禾盛新材,恰好能满足张伟携“中科创”资产借壳上市的需求。
2015年5月13日,禾盛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赵东明与其妻弟蒋学元以及另外一名股东章文华,以每股20元的价格,向张伟控制的深圳市中科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资产”)合计转让2712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份12.87%。
随后,中科创资产又以大宗交易增持、定增等方式进驻禾盛新材。直至当年5月18日,张伟控制的中科创资产仅用5天的时间便斩获禾盛新材31.81%的股权,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并增加“类金融业务”为公司主业,涉及“P2P”业务和商业保理。
以开展“类金融业务”为幌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实施“套路贷”等也让张伟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经法院查明,张伟以公司或者个人名义通过“88财富网”、私募基金、向社会借款等方式,2011年至2017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49亿元。
而在此期间,以张伟为首的涉黑犯罪集团通过架设“88财富网”网络融资平台,虚构投资项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获得巨额资金后再用于高息放贷牟利,并在催债环节实施强迫交易、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虚假诉讼、非法侵入住宅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
市值6年跌去120亿元
事实上,张伟的介入也曾让禾盛新材一度风光无两。
2015年5月,禾盛新材发布定增方案,拟以11.97元/股的价格,向中科创资产、正能量资产、袁永刚、蒋元生、隆华汇等5个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2.42亿股,募集资金29亿元。
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禾盛新材拟分别投资4亿元、15亿元、5亿元和5亿元用于大数据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商业保理建设项目、融资租赁建设项目、年产1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数字印刷PCM)生产线等四个项目。
也就是说,在募集资金中,用于金融业务的资金高达25亿元,而只有5.5亿元用于传统PCM制造业务。彼时,禾盛新材表示,公司将构建基于云服务基础上贯通企业商务信息平台、B2B电子商务平台等在内的信息集成平台。
但这一定增方案最终未获监管层批准。2016年8月,经过5次修改后,禾盛新材最终敲定的方案是,砍掉所有与金融相关的项目,只保留了年产10万吨新型复合材料(数字印刷PCM)生产线项目,募资金额也从一开始的29亿元缩水至3.7亿元。
2017年3月,为彰显主权,张伟及其控制的中科创资产宣布将公司股票简称由“禾盛新材”变更为“中科新材”,证券代码不变。但中科新材的财务表现也开始逐渐恶化。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自2019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最终“披星戴帽”。
此后,中科新材再度将公司名称变更为禾盛新材。但记者梳理发现,公司更名后,资产负债率虽然在2020年微降至69.54%,但2020年末公司速动比率为0.81,其中短期借款余额6亿元,远大于货币资金余额为2.54亿元。
对于如此高位负债,禾盛新材证券事务部相关负责人直言,这与彼时公司切入商业保理关系匪浅,“保理是以资金做支撑的,银行融资会多一些,负债率提升比较快。那6亿元的短期借款中,大头就是当时做商业保理时,公司向中原银行申请的一笔5亿多元的贷款,制造业这块使用的不多。”
针对上述短期借款以及偿债风险,禾盛新材方面也曾公告表示,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尚有三处厂房及办公楼,其中两处已抵押给银行获得共计5990万元借款,分一处则处于出租状态,“如果公司不能按期归还银行借款,上述房产可处置并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重回家电主业
在经历金融“旋涡”并更名后,禾盛新材开启了重回家电主业之路。
财务数据显示,2017~2020年,家电复合材料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2.38%、90.98%、94.62%、98.04%,而商业保理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已微乎其微。
而在2020年9月,禾盛新材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禾盛”)投资高端智能化复合材料生产线项目的公告时,便向外界袒露了回归主业的决心。
彼时,禾盛新材方面表示,合肥禾盛将以固定资产投资不超过1亿元新建高端数字化复合材料生产线以提高产品产能。而据公司2020年年报“在建工程”一栏显示,涉及家电主业的在建工程主要为PCM生产线升级改造,预算资金为300万元,目前工程进度已达90%。
2020年11月30日,中科新材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近一年来的营业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家电制造业,为贴合公司实际业务,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更好地发展公司主营业务,公司将证券简称进行变更为禾盛新材。
尽管禾盛新材表态将把经营重心彻底回归到家电复合材料这一原主业上来,但发展水平已大不如前。2020年,该项业务营收17.87亿元,同比增长9%,毛利率12.96%。
“市场机会不会一直在原地等待,禾盛新材本来的盈利能力就不算强,未来在做强家电主业方面仍会面临各种挑战。”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禾盛新材原材料价格也有所上涨。针对投资者提出的近期钢材涨价对公司业绩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禾盛新材回应称:“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可控范围内,公司通过成本管控、提高产品售价等方式将影响降至最低。”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德新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49亿元,同比下降19.13%;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199.1万元,同比下降71.99%。据了解,信德新材主要从事负极包覆材料产品的研发、生...[详细]
8月25日,宁波建工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详细]
8月23日,瓷砖行业龙头企业东鹏控股披露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业绩高增长,营业收入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8亿元,同比增长15.83%;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224.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