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金融•保险>>正文内容

自残骗保82家保险公司骗得200万 “漏洞”从何而来

2025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商报

伪造事故“碰瓷骗保”、与医院勾结虚假住院骗保……又有一骗保方式引发热议:自残骗保。

3月17日,央视新闻消息,山东济宁警方前不久侦破一起新型的骗取保险金案,犯罪团伙采取自伤的手段,用重复理赔的方式,先后作案十多起,骗取数十家保险公司保险金200多万元,目前已有9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了解,嫌疑人宋某杰从2023年4月开始,先后在多家保险公司购买人身意外健康险,并且在这些保险公司有重复理赔的情况,涉嫌保险诈骗。

宋某杰交代,其在一场饭局中认识骗保团伙头目侯某圆。在吃饭的过程中,侯某圆就聊到了通过自己自伤,向保险公司索赔的事。二人一拍即合,没几天,侯某圆就用宋某杰的身份信息,从线上向16家保险公司投了人身意外健康险。两个月后,他们选择城外一处僻静的小树林作为自伤现场,还有他人共同参与作案。

警方发现,为骗钱,9名涉案嫌疑人先后向国内82家保险公司投了保,而这些保险公司无一例外都被骗保了。究其原因,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壁垒给犯罪嫌疑人钻了空子。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骗保案件频发,手段五花八门。在近期各家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公布的保险反欺诈典型案例中,还提到了借“古董”受损,夸大损失金额骗保;“先出险、后投保”,伪造虚假索赔材料骗保;利用电商平台退换货规则骗保等新型手段。不法分子为骗取保险金,手段层出不穷。

对于骗保案件频发,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指出,一是利益驱使,骗保成功后能获取高额非法收益,对一些人产生巨大诱惑。二是违法成本低,部分骗保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有效惩处,使得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三是保险行业自身存在漏洞,如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不共享,存在信息壁垒,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周迪进一步分析,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骗保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比如利用电商平台退换货规则骗保等。另一方面,骗保者为了逃避监管和牟取利益,不断研究保险业务流程和监管漏洞,创新骗保方式。

保险反欺诈一直是行业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各部门的联合行动下,保险诈骗行为持续被打击。今年初,公安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提到,2024年4月至11月,公安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工作开展以来,依法立案查处保险诈骗犯罪案件1400余起,打掉职业化犯罪团伙300余个,涉案金额累计15亿余元。

为筑牢反保险欺诈的防线,周迪建议,行业内要搭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投保人信息、理赔记录等数据的共享,以便及时发现重复投保、异常理赔等情况。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保险业务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监测,及时识别异常交易和潜在的骗保行为,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

责任编辑:蔡伊静
相关推荐
自残骗保82家保险公司骗得200万 “漏洞”从何而来

为筑牢反保险欺诈的防线,周迪建议,行业内要搭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投保人信息、理赔记录等数据的共享,以便及时发现重复投保、异常理赔等情况。同时,...[详细]

中信银行:深耕大额消费场景 助力大宗消费升级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做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中信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的政策导向,深耕大额消费场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新能源...[详细]

信也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130.7亿元 同比增长4.1%

北京时间3月18日,美股上市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发布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在科技创新与全球化战略驱动下,该公司国内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海外市场实现高...[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