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金正在加码布局中国权益资产:多只新发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过30亿元,与此同时,存量绩优基金由于申购资金大量涌入而频频限购;10月以来,近1200亿元资金借助ETF入市。在业内人士看来,真金白银大举入市,凸显中国权益资产投资价值深受青睐。
新发热度升温 “30亿基”频现
近期,权益类基金发行频现爆款。11月5日,易方达产业优选混合基金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该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46732户,发行规模为31.62亿元。
部分权益类基金更是一日售罄,启动比例配售。11月3日,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基金、富国兴和混合基金同日发行,这两只基金募集规模上限均为30亿元,均一日结束募集,启动比例配售。具体来看,富国兴和混合基金的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84.27%,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基金的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97.91%。
除上述3只基金外,10月以来,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发行规模为40.43亿元,嘉实成长共享混合基金为33.68亿元。从年内权益类基金整体发行情况来看,年初鲜少有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突破10亿元,到了下半年,“10亿基”数量明显增多。而四季度以来,权益类基金发行热度更上一层楼,“30亿基”批量出现。
“随着市场反弹,基金赚钱效应显现,权益类基金关注度显著提升。头部基金公司具有较强的渠道能力,发行频现爆款。另外,绩优基金经理号召力较强,投资者认可度较高。例如,富国兴和混合基金由知名基金经理范妍管理,此前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也一日结束募集,发行规模近20亿元。”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发表观点称,市场环境有一定改善,A股表现给投资带来积极信号,提升了投资者热情。同时,居民理财观念持续转变,配置公募基金的意愿在增强。
存量产品吸金超千亿元涌入ETF
新发产品火热,存量基金也持续“吸金”,近期多只绩优基金发布“限购令”。例如,自11月3日起,高楠管理的永赢睿信混合、永赢睿恒混合等多只基金均设置单日50万元的大额申购上限。自11月5日起,中欧小盘成长混合基金同样限购50万元,从11月6日起规模上限设置为20亿元。
部分基金公告旗下专户产品亦宣布“封盘”。据悉,睿远基金创始人陈光明旗下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自11月起“封盘”。
与此同时,大量资金借道ETF入市,尤其在市场震荡时加速涌入。据Choice测算,截至11月5日,10月以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为1184.04亿元。其中,10月31日,市场剧烈调整,当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超过250亿元。
从10月以来的资金流向看,证券主题ETF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后续市场较为乐观。其中,国泰证券ETF净申购额为95.75亿元,华宝券商ETF为46.52亿元。此外,华宝银行ETF、嘉实科创芯片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等净申购额均超40亿元。从港股主题ETF来看,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华夏恒生科技ETF等净申购额均在50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从新发ETF来看,持有人名单中频现产业资本。具体来看,11月5日,南方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截至11月3日,唐山旭阳物产有限公司、上海居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位列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类似的还有,截至10月31日,上海青浦赵巷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持有鑫元中证800红利低波动ETF300万份。
谈及对后市的看法,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三季报A股盈利有所改善,随着经济复苏,预计盈利将持续改善。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在偏高位置,指数下行风险或有限。从投资方向来看,短期科技板块热度偏高,有一定的风格平衡需求。中期来看,科技依然将是重要的投资主线。
多路资金正在加码布局中国权益资产:多只新发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过30亿元,与此同时,存量绩优基金由于申购资金大量涌入而频频限购;10月以来,近1200亿元资金借助ETF入市。在业内人士看来...[详细]
2025年以来,“固收+”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大众视野,迅速崛起为资产管理行业不容忽视的第二增长曲线。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固收+”基金规模达2.47万亿元,单季增长超5200亿元。[详细]
11月9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2025年11月7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该行全资子公司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