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汽车>>正文内容

蔚来李斌再表信心:四季度盈利“不容有失”,15万辆交付目标成关键一役

2025年11月26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道

2025年11月26日 综合报道,距离2025年收官仅剩一个多月,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再次公开强调:“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这一表态迅速登上微博、财经及科技类热搜榜单,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在经历连续多年巨额亏损后,蔚来能否兑现“十年之约”、完成从“烧钱造车”到“自我造血”的历史性转折,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十年之约:盈利已成“生存必答题”

自2014年成立以来,蔚来已走过整整十年。李斌多次坦言:“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我们不能像亚马逊或特斯拉那样等到第16年甚至第20年才盈利。”今年初,他便将“Q4盈利”定为公司最核心的战略目标,并称“若无法如期实现,将是对整个商业模式的重大考验”。

据最新财报显示,尽管2024年全年净亏损达224亿元,但进入2025年后,蔚来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二季度净亏损环比收窄,毛利率稳步提升;三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超70%,创历史新高。种种迹象表明,蔚来正逐步走出低谷。

15万辆交付目标:盈利的“硬支撑”

为确保四季度盈利,蔚来设定了极为激进的交付目标——单季交付15万辆,即月均5万辆。这一数字远超其历史峰值(2023年12月交付量为2.8万辆),被业内视为“背水一战”。

支撑这一目标的,是蔚来多品牌战略的全面落地:

乐道L90:定位中高端纯电SUV,10月起产能爬坡,目标单月交付1.5万辆;

全新ES8:旗舰车型焕新上市,12月计划达成1.5万辆月产;

萤火虫:入门级品牌,主打10万元级市场,四季度月产能目标6000辆;

ET9、L60、5566等车型:共同承担剩余约2万辆/月的销量任务。

李斌透露,乐道L90与全新ES8的整车毛利率目标高达20%,全系四季度平均毛利率有望提升至16%-17%,显著高于2024年的9.9%。

成本管控+费用优化:盈利模型日渐清晰

除销量与毛利双轮驱动外,蔚来还在大力压缩运营成本。李斌表示,公司已严格控制研发投入节奏,营销费用亦大幅优化。“过去几年我们把钱都花在了基建、研发和网络布局上,现在这些投入基本完成,到了收获期。”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坚持将所有研发费用当期费用化,不做资本化处理,虽导致账面亏损较高,但也为后续轻装上阵、快速盈利打下基础。

用户信心成“隐形战场”

然而,挑战依然严峻。多位潜在购车者坦言,因担忧蔚来“是否能活下去”,迟迟不敢下单。李斌对此直言:“用户的犹豫,是我们当前最大的障碍。一旦实现盈利,这些谣言将不攻自破。”

因此,四季度盈利不仅是财务目标,更是重塑市场信任的关键一役。正如李斌所言:“如果做到15万辆还不能盈利,那一定是我们的管理或战略出了问题。”

市场静待“最后一搏”

截至10月底,蔚来当月交付量已达4.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若11月、12月维持同等节奏,15万辆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资本市场亦给出积极反馈,近期蔚来美股股价震荡上行,反映出投资者对盈利预期的部分认可。

但行业竞争依旧白热化。比亚迪、小米、小鹏、理想等对手纷纷加码促销与新品投放,价格战硝烟未散。在此背景下,蔚来的“盈利冲刺”不仅关乎自身命运,更将成为检验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从2019年靠融资续命,到2022年启动组织变革,再到2025年全力冲刺盈利,蔚来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争议与挑战。如今,站在十年节点,李斌和他的团队正以“不容有失”的决心,向市场证明:蔚来不仅能造好车,更能活下来、强起来。

四季度财报发布之日,或将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一个分水岭——要么见证蔚来涅槃重生,要么直面模式反思。答案,只剩三十多天揭晓。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推荐
蔚来李斌再表信心:四季度盈利“不容有失”,15万辆交付目标成关键一役

距离2025年收官仅剩一个多月,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再次公开强调:“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这一表态迅速登上微博、财经及科技类热搜榜单,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详细]

车企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

车企入局机器人赛道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记者表示,在投入端,机器人研发需要巨额资金,而汽车行业利润有限,易加剧现金流压力。商业化方面,当前产品...[详细]

泰鸿万立拟设立全资子公司 投建汽车车身结构件生产线建设项目

11月24日晚间,浙江泰鸿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鸿万立”)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出资4.8亿元在天津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泰鸿万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泰鸿”,注册...[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