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食品>>正文内容

"辣条一哥"卫龙拟赴港IPO:一年营收49亿 毛利比肩农夫山泉

2020年11月25日 来源:新浪财经

近日,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称,卫龙食品计划明年在香港IPO,募资10亿美元。公司正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合作,商讨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卫龙并未就上述消息做出置评。

从学校对门零食摊上5毛钱一包的垃圾食品,到火到国外的中国美食。近年来,卫龙靠着花式营销一路走红,也让大家开始注意到,卖辣条原来可以这么赚钱。

一年销售近50亿元

卫龙不只是卖辣条

1999年,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俩从老家湖南来到河南漯河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路边吃到一碗牛筋面,由此获得灵感,开始生产麻辣面筋(辣条),并创办卫龙食品。谁能想到,随后20年就靠着这包辣条一步步发家致富。

2003年,公司开始打造“卫龙”系列休闲食品,并陆续在河南漯河、驻马店、扶沟多地投放生产基地。此后,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到现在已经拥有调味面制品类、豆制品类、魔芋制品类、素食类、肉制品类共五大类四十多种系列产品。“卫龙”也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食品品牌。

卫龙食品近几年一直探索多元化。

据《北京商报》在2019年的报道称,卫龙食品目前已建有漯河平平、驻马店平平、亲嘴豆干、卫来食品等多个生产基地,主要进行调味面制品产品的生产。

目前,除了辣条,卫龙食品的产品还包括魔芋粉、薯片、锅巴、牛肉、凤爪、卤蛋、辣条火锅等。

在2020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卫龙董事长刘卫平透露,2019年卫龙整体营收49.09亿元,其中终端直售收入25.5亿元,流通渠道18亿元,电商渠道收入5.59亿元。相比于2018年收入35亿元,增速近43%。同时,刘卫平表示,2020年卫龙的营收目标为72亿元,预计在2019的基础上增长近47%。

但和多品类发展的零食上市企业相比,卫龙食品业绩表现还是偏弱。以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为例,财报显示,仅在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的营业收入为36.1亿元,超过卫龙食品全年业绩的二分之一;三只松鼠营业收入更是直接超过卫龙食品全年业绩,为52.52亿元。

天眼查显示,卫龙品牌属于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100%控股。在2017年9月股权变更前,卫龙食品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平分别持有平平食品60%、40%的股份。而后,卫龙商贸经过多次股权变更,如今由一家香港企业和和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控股。

有行业人士分析,卫龙食品频繁变更股权,也是为在香港上市做准备。从纯内资变为纯外资,这种股权结构在上市进程中将不需要内地证监会审核,从而加快卫龙食品在香港上市的步伐。

食品安全是最大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卫龙已经不是首次被传上市。2018年12月也曾传出卫龙辣条谋求在港上市的消息。

实际上,辣条企业谋求上市,食品安全是绕不开的问题。虽然卫龙标榜“干净、卫生”,但也曾屡登食品安全抽检黑榜。据公开资料,平平食品截至目前涉及的司法案件中,排在首位的案由即是产品责任纠纷,高达39件。2015年,漯河市质检局发出处罚通知称,平平食品生产的亲嘴烧、大面筋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并罚没款合计8.57万元。

2018年9月,原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公告显示,卫龙等品牌辣条抽检不合格。不过,此次辣条抽检却因地方标准不一出现“打架”。据悉,当时湖北抽检中,卫龙涉事批次辣条“亲嘴烧”“小面筋”被认定违规添加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等食品防腐剂。而当时卫龙食品将“河南辣条标准”作为依据,认为其辣条生产合规。

然而在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终于对辣条类食品统一了生产许可管理标准,辣条使用添加剂标准的纷争尘埃落定。

有了国家统一标准,辣条市场会引来更多的食品企业竞争,如来伊份、口水娃、三只松鼠等企业均有辣条产品。

有人认为,高油高盐高糖的三高食品,翻到背后看看每百克的钠含量吓死人,吃少了口渴,吃多了高血压,经济越发达,饮食口味越淡。

有评论认为,卫龙食品未来应该高度重视质量问题,严格品控,辣条——食品安全问题永远是前进最大的屏障。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一支冰淇淋背后的香飘飘业绩考题

香飘飘近日官宣上市一款奶茶口味冰淇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香飘飘似乎并不打算长期售卖这款雪糕产品。有说法认为,香飘飘出雪糕的念头是来源于网络上的突发奇想,也有观点认为,香飘飘跨界...[详细]

酱酒第二股“港股通”今日生效,南下资金迎来新选择

作为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创造了今年以来全球消费行业最大的IPO。而上市不到4个月时间,珍酒李渡凭借市值、流动性、基本面的亮眼表现,就被纳入恒生指数系列成份股,...[详细]

月饼销售渐入佳境 多匹“黑马”入局竞逐

今年的月饼赛道,既有广州酒家、桃李面包、元祖股份、五芳斋、嘉士利、美心、盒马鲜生、星巴克、奈雪的茶、喜茶等来自于传统糕点、餐饮、茶饮咖啡领域品牌的参与者,也涌现出烘焙行业新势力...[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