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综合报道,继创始人雷军个人豪掷超1亿港元增持后,小米集团再度出手护盘。11月25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当日以平均每股40.29港元的价格回购250万股,总金额达1.007亿港元。这是小米本月以来第四次实施大手笔回购,叠加雷军个人增持行动,短短六日内公司及实控人合计投入资金已超10亿港元,向市场传递出对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回购节奏密集,月内累计斥资超9亿港元
据公开数据,小米自11月20日起连续多日启动回购:
11月20日:回购1350万股,耗资5.08亿港元;
11月21日:回购800万股,耗资3.03亿港元;
11月25日:回购250万股,耗资1.007亿港元。
仅这三次操作,小米集团就累计回购2400万股,总金额高达9.12亿港元。若计入雷军于11月24日以约38.58港元/股增持260万股(耗资超1亿港元),小米“公司+创始人”双线投入已突破10亿港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5日回购均价40.29港元,较雷军前一日增持价高出约4.4%,显示管理层对当前股价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股价强势反弹,重回40港元关键位
受系列利好提振,小米港股11月25日高开高走,收盘大涨4.35%,报收于40.35港元,成功站稳40港元心理关口,创近一个月新高。市场分析认为,密集回购叠加实控人真金白银入场,有效缓解了投资者对短期估值的担忧,也为后续基本面改善预期奠定情绪基础。
信心源于基本面修复与生态协同加速
业内人士指出,小米此轮回购潮并非单纯“托市”,而是基于多重积极信号:
手机业务回暖: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Q3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连续五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汽车业务稳步推进:小米SU7交付量持续爬坡,10月单月交付破2万辆,智能化体验获用户广泛认可;
AIoT与互联网服务协同增强:以“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为核心,小米正加速打通手机、汽车、智能家居数据闭环,提升用户粘性与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
此外,小米集团现金储备充足,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账上现金及等价物超1400亿元人民币,为持续回购提供坚实财务支撑。
雷军持股升至23.26%,彰显长期主义决心
随着11月24日增持完成,雷军在小米集团的持股比例已提升至23.26%,进一步巩固其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此举不仅强化控制权,更向市场传递“与公司共进退”的明确信号。
有券商分析师评价:“当创始人愿意在市场波动期逆势加仓,往往意味着企业内在价值被低估。结合公司自身回购,形成‘双重保险’,对稳定股价、提振信心具有显著效果。”
港股科技股回购潮涌,小米领跑力度
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以来,小米集团累计回购金额已超23亿港元,在港股科技板块中位居前列。在全球流动性收紧、中概股估值承压背景下,主动回购已成为优质企业维护市值、回馈股东的重要工具。
市场普遍预期,随着小米汽车规模化效应显现、高端手机占比提升及AI生态商业化加速,公司盈利能力和估值中枢有望迎来新一轮跃升。
真金白银的承诺,胜过千言万语
从“性价比”到“高端化”,从“手机厂商”到“全生态科技集团”,小米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也饱含机遇。而此刻,无论是雷军深夜发博力挺,还是公司连续大手笔回购,都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市场:我们相信小米的价值,也请你相信。
正如一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所言:“老板自己买,公司自己回,股价还便宜——这三点同时出现的时候,往往离拐点不远了。”
继创始人雷军个人豪掷超1亿港元增持后,小米集团再度出手护盘。11月25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当日以平均每股40.29港元的价格回购250万股,总金额达1.007亿港元。这是小米本月以来...[详细]
11月24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恩泰”)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纽恩泰官网显示,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空气能热...[详细]
11月24日早间,华锋股份披露筹划易主停牌公告,午间揭晓接盘方,陈运拟取得华锋股份控制权,公司股票即日起停牌。在陈运履历上,可以看到合力泰、三利谱两家上市公司的身影,其曾任两家公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