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聚焦>> 财经观察>>正文内容

蓝思科技拟赴港上市 千亿市值背后的全球化野心

2025年03月17日 来源:中国经营网

在“A+H”上市热潮中,千亿市值的果链龙头也不想错过这波机遇。

3月12日晚间,蓝思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对于拟赴港股上市,蓝思科技方面表示,此举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

蓝思科技是全球手机玻璃盖板的龙头企业,长期深度绑定苹果产业链,为苹果供应前后玻璃盖板、结构件等核心组件。同时也是华为、三星、小米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和国内外30多家车企的合作厂商。如今,蓝思科技不仅将视野拓展至AI终端、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座舱等领域,还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北美等区域进行产能布局。

蓝思科技董秘江南对记者表示,近半年来港股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2025年,随着中国企业发布的国际领先的AI、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认可持续向好。蓝思科技在AI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提早布局,希望通过此次在香港发行H股募资,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促使公司再上新台阶。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除了蓝思科技计划赴港上市之外,自今年2月以来就有中伟股份、杰华特、三一重工)、晶澳科技)、东鹏饮料、紫光股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谋求全球化产能布局 加码AI、人形机器人赛道

蓝思科技是全球消费电子视窗防护及结构件、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及结构件领域的知名企业。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湖南长沙,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蓝思科技方面表示,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及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即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择机完成本次发行上市。

从最新披露的业绩情况来看,蓝思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62.28亿元,同比增长36.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增长43.74%。

截至2025年3月13日收盘,蓝思科技报25.78元/股,总市值达1284.59亿元。

作为一家在A股坐拥千亿元市值的企业,蓝思科技为何会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

蓝思科技的国内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长沙、湘潭、泰州、东莞、深圳。国外方面,蓝思科技早在2017年就投资成立越南蓝思,并于2024年启动了越南二园项目,满足苹果、特斯拉等高端客户对于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零组件的需求。此外,蓝思科技还在墨西哥投资了汽车项目。

随着公司加大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布局,尤其是在东南亚、北美市场上的投资,公司对资本的需求显著增加。

关于募资用途,江南回应说,这次发行H股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平台能力。第一是完善全球化布局。这次募资将继续完善包括东南亚、北美在内的全球化产能布局,为客户在海外提供更丰富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产品和供应链多元化需求,促进公司海外业务成长。第二是丰富产品组合,拓宽应用领域。凭借已有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使公司在人形机器人、AI智能终端等领域具备更强的全球研发和制造能力。第三是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蓝思科技加码全球化布局也是对地缘政治因素的一种应对。“蓝思科技的主要业务是为国际品牌提供相关部件,而目前地缘政治导致的贸易阻力不断增强,进行国际化产能布局有助于减缓这方面对业绩冲击的压力。”沈萌表示。

可见,蓝思科技不仅是寄希望在港上市拓宽海外产能布局,还瞄向了AI智能终端、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座舱等领域的市场机遇,希望提前布局抢占机遇。

近日,蓝思科技在机构调研时亦透露,公司早在2016年就已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自主研发和量产应用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无人搬运机器人、智能复合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在智能装备领域积累深厚技术储备。蓝思科技方面还表示,公司已与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合作,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务。

而蓝思科技发力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座舱背后也是其依赖手机业务,减轻对单一主要客户依赖谋求多元化布局的考量。

“A+H”升温 政策频频利好

事实上,近两年来,港股IPO市场持续升温,也吸引了不少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港股2024年共70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长3%,累计募资约875亿港元,同比增长92%。而2024年下半年,就有美的集团)、顺丰控股、龙蟠科技等A股公司已实现了港股上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递表企业来看,截至3月13日,已有海天味业、三花智控、迈威生物-U、安井食品、恒瑞医药、百利天恒-U、均胜电子)、峰岹科技、宁德时代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排队冲击港股上市。

此外,市场还出现了不少“A拆H”的案例,比如科大讯飞已将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拆至港交所上市。与蓝思科技同为果链的歌尔股份也计划将旗下歌尔微电子拆分至港交所上市。

多家A股上市公司筹划赴港上市或已分拆子公司在香港上市,与去年以来政策方面不断发力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相关。

2024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当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内地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之一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9月,港交所降低了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门槛,意在吸引更多AI、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11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明确表示,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2月,港交所刊发咨询文件,建议将原有的H股于上市时占股份总数(A股+H股)最低15%的要求,降低为最低10%或预期市值不低于30亿港元,而且这些H股必须为公众持有。

此外,港交所在去年10月份还为预计市值达到100亿港元的A股公司开辟快速审批通道。

沈萌对记者分析,由于港股在南向资金和美股下跌导致的资金外溢等因素推动下,中国概念资产在港股估值走高,以及诸多政策利好也吸引了诸多A股企业去香港上市。但沈萌也提醒道,港股目前估值走高及流动性增强或许只是暂时的,一旦时间窗口结束,港股部分可能会成为鸡肋。

责任编辑:蔡伊静
相关推荐
消费投资继续改善 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 前两月经济起步平稳向新向好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产业变革增强,日益成为工业发展新引擎。付凌晖表示,1-2月份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27%、19.6%。国产...[详细]

多个“加快”显示中国经济开年平稳起步

付凌晖称,随着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提升,消费升级步伐加快,绿色数字等新型消费、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需求扩大,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节能降碳改造等...[详细]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彰显 助力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在杨超看来,后续举措预计将围绕制度优化与资金引入“双线”推进。一方面,深化长周期考核机制改革是核心方向。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正积极推进建立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以及年金基金、保险...[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