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数字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 转型升级的新蓝海

2019年05月07日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从“结绳记事”到“文以载道”,再到“数据建模”,数据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近年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制度变革正以数字化的形式发挥作用:无人机快递平台、人工智能诊疗系统、无人化超市终端、虚拟现实智慧教室等层出不穷,从活力无限的网上购物到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从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到“一扫即达”的共享出行……处处智能化的生活场景,无不闪耀着数字经济的因子。

“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为主题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峰会将成为我国信息化领域凝聚共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成为展示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的新窗口,成为汇聚我国信息技术、产品、发展模式及技术标准的新高地。

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势不可挡,每一次发展契机又都转瞬即逝。对中国来说,数字经济既是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转型升级的新蓝海。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这样的数字背后,是创新带来的机遇。以信息技术为杠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正发生深层次变革,供给和需求衔接更加有效,产业生态更加协同共享,产业内部、领域之间开放融通的格局也在逐步形成。

当然,数字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规模上,也渗透到国人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正如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样,如今你站在城市的街头,从穿梭于街巷的快递小哥、送餐员背后的电商标识以及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就能明显感受到数字浪潮带来的冲击。2018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4个百分点,这些海量数据正是线上线下数字经济的真实脉动。

人们常说,选择正确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理念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更是思维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革新。正如中国的改革一样,不断创造着教科书上所没有的新事物、新经验,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也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当实体经济插上数字化的“羽翼”,当全面深化改革乘上数字化的“快车”,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将会推动社会向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时间的意义,在于其蕴藏着的可能性,而唯有善于变革才能创造新的可能。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二十几年间,中国从跟跑者、并跑者逐渐变成领跑者,发展变化令人惊叹。奔跑这一动作背后的支撑是体力、耐力、爆发力,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源于其始终保持着创新创造的能力。数字中国,创新未来。贯彻落实好建设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好顶层设计的“方向盘”,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将为中国带来更多发展红利,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