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海底捞垃圾混装被拒运:垃圾拒运令对餐饮业有倒逼价值

2019年06月10日 来源:新京报

推动垃圾分类要靠呼吁也要靠倒逼,下“垃圾拒运令”式倒逼只要有规章可循,就不失为助推垃圾分类的可用途径。

日前有网友称,杭州海底捞绍兴路店由于垃圾分类不合理,被城管局开出“垃圾拒运单”。这引发网友热议。

据新华社报道,经记者调查核实后发现,该店垃圾处理不当的事实基本属实,但相关部门并未实施拒运,而是要求该店面限期整改,杭州下城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称,考虑到端午假期等因素,为了不影响店家正常营业,已给予了缓冲期。6月11日,城管部门将再次上门复查。若仍未整改到位,将继续对其垃圾进行拒运,并介入执法手段。

餐饮企业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可能被下“垃圾拒运单”,乍听起来,这事有些新鲜。而根据2015年出台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此举并无不妥之处。

该条例明确规定,相关责任人对生活垃圾不符合分类要求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可以拒绝接收该区域的生活垃圾。涉事海底捞存在诸如“生活垃圾混装、污水溢出”等问题,显然违反了2016年出台的《杭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规定。

从目前看,当地的处理方式充分兼顾到了情与理,在依法处理的同时,还考虑到了现实情况,给出了梯度化处理措施和必要缓冲期。这既确保了政策执行力,也留足了人性化温度。

近段时间,垃圾分类的议题备受关注。在业内,很多人形成的共识是,推行垃圾分类不妨从易到难。而以餐饮业等企业为抓手,再带动个体参与,也符合该顺序。

众所周知, 餐饮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生活垃圾产出的大户。近年来,随着餐饮业和外卖业态的勃兴,垃圾产出数量亦随之骤升。有研究显示,餐饮垃圾含有多种具有传染性极强的致病菌,一旦在环境中扩散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所以说,对这些餐饮垃圾的处理,如果应对不得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而做好垃圾分类,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对餐饮单位产生的餐饮垃圾“统一收运、集中处置与分散处理”,也算是从末端和源头去解决餐饮垃圾不分类难题。

正因如此,将餐饮企业作为推动垃圾分类的重要切口,也成了多地的做法。就在近期,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贡院头条里的一家餐饮企业没有按要求做到垃圾分类,便当即开出了5000元的罚单。

而杭州下城区有关部门对海底捞挥起限期整改的“手术刀”,筑牢监管篱笆,也顺延了这样的严管态势。

考虑到海底捞是全国知名的餐饮行业,虽然“被城管局开出垃圾拒运单”的只是一家分店,但此次事件照样有标杆意义,也给更多的餐饮企业“提了个醒”:餐饮店作为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更应该增强主体责任意识,自觉、规范地进行垃圾分类。 

对更多地方来说,餐饮企业垃圾分类不到位则拒运的做法,也可资参照。推动垃圾分类要靠呼吁也要靠倒逼,下“垃圾拒运令”式倒逼只要有规章可循,就不失为助推垃圾分类的可用途径。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