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汽车大V推搡外卖小哥:“弱者”出事故就是要“讹诈”?

2019年06月24日 来源:新京报

以主观情绪代替事实判断、仗着自己对舆论的把控力就试图占据“审判制高点”,如今该女博主也正在被汹涌的网络情绪所反噬。

6月23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某汽车女博主疑与外卖小哥发生车辆剐蹭,对外卖小哥进行推搡及辱骂,由于语言和画面具有冲击力,一经发布便成为热点。

视频中,女博主的言行确实咄咄逼人,并有扇脸、脚踹等过激动作。“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这种人”“你打110,110说你是弱者”等表达,再加上外卖小哥“我这种人咋了,外卖的就不是人”等回应,妥妥塑造了女博主仗势凌人的形象。

据后续回应,事件发生在今年3月份,因前同事车辆与外卖小哥车辆发生剐蹭,警方之前已经认定女博主前同事负全责,而女博主却误解是外卖小哥讹诈,是“弱者”对她们“强者”的道德绑架,所以才会愤而嚣张地去“维权”。该博主称已经给外卖小哥诚恳道歉。

看起来,事情经过并不复杂,是非也不难分辨,但如果只看到女博主嚣张跋扈,可能还不足以解释她的言行逻辑。从女博现场只言片语以及事后的解释来看,在她主观上并非有意欺负“弱者”,相反她是不甘心被“弱者”欺负。而她的这种态度恰恰是基于目前网络上的一种倾向,就是批判“谁弱谁有理”。

外卖小哥和豪车发生剐蹭,过去有些地方可能是习惯和稀泥,无论具体责任在谁,都让豪车车主走保险。所以,现在看到一些公正判罚外卖小哥的案例时,网上都是一片叫好声。

从“同情弱者”到“警惕弱者”,在这样的网络情绪渲染下,女博主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同事被“弱者”欺负了、讹诈了。当最终证明只是“误会一场”的时候,再回头看视频,该女博主或许才会发现自己的逻辑有多荒谬,言行有多粗鲁。以主观情绪代替事实判断、仗着自己对舆论的把控力就试图占据“审判制高点”,如今她也正在被汹涌的网络情绪所反噬。

在理念上,“谁弱谁有理”当然是不对的,但在现实案例中,最好的纠偏是依法依规,而不是再对“弱者”戴上有色眼镜。这个冲突视频让人深受触动的是,一旦所谓的“强者”戴上有色眼镜展开攻击时,“弱者”就会处于非常被动受欺凌的地位。所以,适当体谅保护弱者,虽然不能作为个案裁判的标准,但在舆论生态中,应该成为一个良善社会的自觉选择。

警惕和稀泥式裁判,本无可厚非;但也要警惕“反抗弱者”成为另一种网络情绪,进而影响到很多人的现实言行。在这个层面看,女博主推搡外卖小哥可称是一负面标本。不搞清事实是非,就先对“弱者”扣上帽子攻击,这是一种更让人不齿的霸凌,也是对公平正义更大的破坏。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