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36名村医集体辞职,“补助延迟”无异于拖欠工资

2019年07月09日 来源:新京报

村医集体辞职的背后,是基层医疗越来越受重视,但村医报酬、待遇却未得到相当的重视和提升。

近日,河南省通许县朱砂镇36名村医的集体辞职信引发关注。辞职信称,“工资发放不到位,上级层层克扣,现在我们村医已经生活不能自理 。”

7月8日,新京报快讯报道了通许县政府的情况通报。通报称,村医所反映的“新农合要扣30%的报账款,5%的保证金”“基本药物价格成倍加价” “村医工作不堪重负”等问题不存在;但承认了“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等资金方面存在延迟”。

从当地政府回应来看,除了延迟拨付补助以外,其他问题双方还秉持不同意见,目前该县大岗李乡28名乡村医生集体辞职报告又被曝出,对两起事件开封市卫健委已经介入,关于“克扣工资”“工作负担过重”等相关问题,还有赖于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认定。

但当地60多名村医接连辞职,无疑让舆论对这个原本边缘的“职业”提起了更多注意。

说村医是一种“职业”其实未必妥当。因为受历史因素等影响,很多村医属于“半医半农”身份,他们并无正式编制,养老保险等也没有统一标准。

不少村医,生活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可能就是全部收入。可以说,延迟发放补助也就等于切断了这些村医部分收入来源。而根据回应,延迟的是整个上半年的补助——半年收入受影响,村医“难以自理”一说,虽有情绪化因素,倒也所言不虚。

与待遇的不稳定相对应的,很多村医的工作量却在“稳定上升”。

一方面,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基层医疗,“小病不出村”是理想状态。这意味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很多工作,比如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慢性病登记造册与日常管理、孕情跟踪与服务、出院病人和新生儿随访、防疫和预防制度的落实、免费避孕药具和叶酸发放等,都需要最基层的村医来落实。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村落里都是老人和孩子留守,“一老一小”就医需求量大, 又常常需要上门服务,这也加重了村医的负担。同时,针对农村的日常诊疗,收费也越来越低,很多地方在农村已实现“一元看病”等优惠政策,村医提供了服务,补助却不能及时到位,如何能安心工作呢?

所以,村医集体辞职的背后是一个共性问题——基层医疗越来越受重视,但村医报酬、待遇却未得到相当的重视和提升。

那些村医在医术上或许不算高超,却对村民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是村民健康的守护者,也是实现“家门口看病”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容低估。根据其工作量确定合理的薪酬待遇、给予一定的养老保障;理顺补助发放机制、减少中间环节的干预,确保村医按月足额领到相关补助;如此才能保持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