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任达华被刺,任何动机都不能稀释行凶之“恶”

2019年07月21日 来源:新京报

在光天化日之下、人群密集之地公然行凶,是直白中带着嚣张意味的暴力,其罪恶是任何理由都无法漂白的。

7月20日,演员任达华在广东中山出席活动时,被一男子持刀刺伤。当地警方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嫌疑人已到案,作案动机正在调查中。任达华夫人的经纪人表示,华哥并无大碍,已在医院接受治疗。

明星被刺伤,势必会因为“明星”身份和“被刺伤”的特殊情节,而受到广泛关注。在网上,很多网友就表示“心疼我华哥”并纷纷祝福。

目前看,刺人凶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还不得而知。有网传消息称,起因是开发商欠工程款,“工程方本想捅开发商老板结果捅错人”,但该消息并未得到证实,涉事开发商也称“没拖欠任何工程款”。

但有一点很明确,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是行凶伤人的理由。公然行凶,是对法治赤裸裸的挑衅。

暴力不能忍,这已是文明社会的“价值基础秩序”式共识。这番共识,显然不该因受害对象的身份之别而产生“动摇”——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不该遭遇当街暴力之害,尤其是那种“祸从天上来”的暴力。

本质上,在光天化日之下、人群密集之地公然行凶,是直白中带着嚣张意味的暴力,其罪恶是任何理由都无法漂白的。

在此事件中,考虑到明星艺人出席各种场合,会被各种拥簇,也有很多安保力量。但不能因为有安保就忽略了“突发式攻击”的风险:人多手杂,本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加。对这类场合的暴力,事后当然要严厉谴责跟追责,事前防范也很重要。

从现场视频看,幸好任达华反应快,本身也够敏捷有力,才躲过了更大的劫。而从企业CEO被泼水,再到任达华被刀具刺伤,一再告诫有些人,公共场合的安全,并非那么牢不可破,也决不能麻痹大意。

这次主办方的安保工作备受质疑。从视频中也可看出,任达华在被追着跑了一圈后,台下的保安才上去。这种迟钝背后,是否是保安队伍的不专业,值得细究。不管怎么说,主办方及其聘请的安保方有责。责任轻重,需要在事后厘清,但定责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从事件中吸取教训,甚至从行业上查漏补缺,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以往有些名人出席活动遭遇冲击干扰,或许无碍大体,可当矿泉水瓶换成了刀,这事容不得轻忽。

在此事中,行凶者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都不能成为其行凶的正当理由;但防止类似的极端行凶者闯入并及时制服,也该是“以行动表达谴责”的方式。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