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拍完合影再救人”,危重病人经不起“再等等”

2019年07月22日 来源:新京报

面对病人求救却无动于衷,本质上也是对生命的漠视。

病房里是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的老人;病房外是轻松中夹杂着嬉闹的医生护士;心急如焚的家属先后4次请医生急救;等待合影的医生屡次表示“再等等,先拍照”……这看似与医生形象极不相符的一幕,却在山西水文县医院里真实发生了。

据山西电视台报道,7月14日晚上9点多,文水县武先生的外婆因牙疼干呕被送至县人民医院,检查后,老人被送往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过程中,老人被下达病危通知书,武先生家人曾4次叫人来抢救,医护人员却忙着集体合影,最终老人病亡。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目前科室主任已被停职,老人死因正在进一步核实。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斗法”,常被用来描述抢救室的日常状态,也用来肯定医生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但“为合影不顾危重病人”的一幕,却模糊了医生的形象,不仅与职业操守相去甚远,更有失职失责之嫌。

病人家属表示,从第一次叫医生到第四次大概耽误有20多分钟,这20多分钟的耽搁与老人去世的结果之间,到底有多少关联,我们还得等待进一步核实认定。但无论是老人自身病情发展所致,还是抢救不及时,涉事医护人员都难以脱责。

以往“病人胆战心惊,医生云淡风轻”的情况也不少见,但往往是由于信息失衡,病人对病情过分担心并引发负面联想,而医生对病情的认识比较客观,故而更为冷静。

面对病人,医生当然可以保持冷静。但危重病人当前,无论如何不该如此“冷漠”。

医生的工作面对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医生的工作态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对他人生命的态度。多一些“同情式理解”,多些“急病人之所急”,就不会出现类似“合影先于治病”的情形。

此事对更多医护人员群体也是提醒:事有轻重缓急,别顾轻不顾重,特别是涉及救死扶伤的问题上,更要拎清主次。有些过失纵无关医德,关键时候却可能误了人命。

不知道这合影所为何事,是用于表彰先进还是团队留念——无论如何,这张合影如今成了“污点”,照出了涉事医护人员在生命面前的怠惰。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