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萝莉变大妈”:直播行业不该演“变形记”

2019年08月01日 来源:新京报

尽管制造新的偶像会让各方在短期内获得了流量狂欢,但从长期来说,幻梦又是对更多可能性的驱逐。

近日,女主播“乔碧萝殿下”直播期间萝莉变大妈的闹剧引发网友关注。本以为该事件会让她疯狂掉粉,没想到露脸之后,她的直播间直接冲上了排行榜第一,人气从5万涨到了60万。7月30日,乔碧萝在直播中承认,“露脸事件”为前期策划,后期推广总共花了28万。怎料,31日凌晨,其又在个人微博否认策划。

8月1日凌晨,斗鱼直播平台就其平台主播“萝莉变大妈“事件发布处理公告,经平台调查核实,该事件系主播“乔碧萝殿下”自主策划、刻意炒作,并永久封停主播“乔碧萝殿下”直播间,下架所有相关视频,并关闭主播个人鱼吧。这无疑是平台治理范畴的严惩动作。

直播早已成为制造幻梦的行业。在过度美颜的镜头和被刻意择取的片段之中,主播们展示着粉丝们所希望看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出发,不是乔碧萝欺骗了打赏的宅男粉丝们,而是宅男粉丝们先在手机上自欺欺人,而乔碧萝殿下则悄然利用了行业的规则和心理。

乔碧萝是行业畸形的产物,她聪明地找到了直播行业的立足根基,并以现代传播幻术加以杠杆驱动,最终成功撬动起了一池春水。

这是直播行业狂飙猛进的产物。就在三年前,千播大战正激烈未酣。游戏直播、网红直播、电商直播等多重形态纷纷涌现,一边是热钱涌动,另一边,则是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存在困境。直播曾经被认为可以加上一切,但有些形态的尝试并不顺利。

最终大行其道的主要路径,仍是网红主播+打赏。直播并没有如愿改变社会传播结构,也没有改变新的舆论形态,从商业的角度看,直播平台最终成为了社会娱乐业的一部分。它通过更直接也更迅猛的方式制造并捧红素人网红,又以打赏的形态直接产生现金流,平台则与主播进行分红。

这一逻辑在商业上是卓有成效的,但与此同时,却也导致了整个直播行业从此成为了新的造梦工业。直播一开始的崛起,是借助了“离现实更近”的传播话术,从用户心理出发,直播镜头前的网红们似乎更加真实,并且更接地气,只要你愿意购买虚拟道具,就能在直播间的舞台上赢得万众瞩目和红颜一笑。而只要看一看镜头的变形程度,你就能明白,这是一间为粉丝们制造幻象的造梦工厂。

一旦直播业成为浮在真实价值之上的造梦工业,就难免存在一堆泡沫。比如,在微博的场域里坚持不懈为偶像刷流量之后,当蔡徐坤遇上周杰伦,活在自我麻醉中的粉丝们才顿然发觉,自己已经成为了流量工具。而作为获利方而言,尽管在依赖制造新的偶像而在短期内获得了流量狂欢,但从长期来说,幻梦又是对更多可能性的驱逐。

直播行业显然应当警醒,尽管为现代人造一场亲近主播的幻梦是一门好生意,但易于膨胀的幻梦也同样易于出现乔碧萝这样的人物。一个乔碧萝,揭开了直播行业三年幻梦的华美外衣,这或许是三年前就定好的命运。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