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关闭最后一家在华手机工厂 但别以失败者视角看三星

2019年10月08日 来源:新京报

三星关闭在华最后一家手机工厂,并不是要放弃中国市场,更像是对生产链的重构。

▲图片

近日,三星关闭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很多人认为这是三星手机败走中国的信号。如果全面审视三星手机最近业务布局,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假象。

早在十几年前,三星手机的生产链已经陆续开始向印度、越南等地方转移。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关闭中国国内手机工厂不过是加速了三星手机生产链转移的进度。

所以,三星关闭在华最后一家手机工厂,并不是要放弃中国市场,更像是对生产链的重构。 

三星重构生产链 

在全球手机销量放缓的市场背景下,对于三星这样的手机巨头来说,生产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直以来,三星和苹果都在优化供应链和生产链。三星关闭国内手机工厂,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产能的正常转移。 

据报道,十几年前三星已经开始在印度和越南这种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布局。最近几年,三星不断加大在印度和越南的投资力度。

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4月,三星在越南的投资总额高达173亿美元,在当地建设了8个制造工厂,主要生产智能手机、电子零件等。去年,三星在印度投资47亿人民币建造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

在手机市场上,三星手机的劲敌苹果也早已开始优化产能结构。众所周知,富士康是苹果最大的代工厂。早期苹果生产线主要集中在深圳富士康。2012年前后,苹果将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人力资源成本更低的郑州富士康。这一变化背后,是苹果为了追求更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市场策略调整。 

从这一角度来说,三星关闭在华手机工厂,能够提升三星手机在成本上的核心竞争力,是正常的战略调整。

三星仍是国产手机品牌劲敌 

就现状而言,三星手机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只有1%左右,似乎已经没有杀伤力。再加上三星关闭了在华最后一家手机工厂,这似乎意味着三星要放弃中国市场。但在我看来,三星手机仍是一个不能轻视的对手。

多家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三星手机在华市场份额为0.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今年第一季度,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为1.1%,出货量突破100万台。虽说市场份额提升并不明显,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三星手机销量没有下滑,这说明三星的市场调整策略是正确的。

一直以来,在销量更大的中、低端市场,三星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为此,三星自2018年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A系列的产品,营销上也开始向国产手机学习,用“性价比”抢占市场。自去年开始,三星手机不断调整产品和售价,聚焦中国市场。现在看来,三星的一些市场策略已经发挥了作用。

此外,尽管三星手机在中国的销量刚突破100万台,可在全球市场,三星手机仍然牢牢坐在冠军的宝座上。调查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三星手机全球销量7550万台,市场份额22.7%,同比增长5.5%。相比之下,苹果手机全球销量只有3380万台,市场份额10.1%,同比下滑18.2%。

随着华为的崛起,目前,全球高端手机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最近半年来,华为和三星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增长,苹果的市场份额在下滑。由此来看,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从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来看,其实力不容轻视。而且,三星和苹果拿走了全球手机市场9成的利润。 

不可否认,受三星Note 7爆炸门事件的影响,三星手机在华口碑一落千丈。然而,单纯从技术和产品两个角度来看,国产手机与三星还有一定差距。如果三星手机也发起价格战,国产手机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因为三星在硬件供应链的优势恰好是国产手机的短板。

因此,我们无需唱衰三星手机,反而,更需要对三星手机的“价格战”保持更多关注。因为十几年前,以波导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用价格战打败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结果却因为核心技术缺失而倒闭。一旦价格战失去了魔力,决定手机江湖兴衰的,更在于技术。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