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观察特斯拉、华为与联想:“三强”的交集与焦灼

2021年02月01日 来源:证券时报网

联想、华为与特斯拉,虽然分别在PC、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都在以翘楚的身段,以各自相安的姿态奔跑,但近期却也在产生渐多的交集甚至焦灼。其间的连接点,则是芯片。

1月2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芯片短缺可能对公司生产造成短期影响,正在尽最大努力度过芯片短缺的难关。虽然从公开信息来看,马斯克并没有具体表明是哪款车型或是哪家工厂生产受阻,但是这被已经市场解读为特斯拉正在尝到“卡脖子”的滋味。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推进,汽车电子在整个产业链的地位日趋重要。相比传统汽车内的众多按钮,特斯拉的极简设计和大屏车载系统加强了对芯片的依赖。

遭遇“卡脖子”的车企龙头并非只有特斯拉。本田位于日本国内的一家主力工厂也于日前宣布将停工5天;马自达在全球的多家工厂下个月也将减产;丰田、日产和斯巴鲁近期也都出现了减产的情况。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至少已有5家日本车企受芯片短缺影响减少了汽车产量;而导致集体减产的核心因素都是芯片。有报告预计,“芯片荒”或将导致日本车企减产约50万辆,占到全球减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拆解汽车产业遭遇“芯片荒”,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疫情有关,而更直接的原因则是疫情之下的利益博弈。

疫情之下,PC和手机反而成为日益重要的云上终端。尤其是PC市场,IDC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26.1%,达到9160万台。作为老大哥的联想第四季度出货量2312.2万台,同比增长29%,市场份额达到25.2%,排名第一。由此可见,此次疫情正在加速PC市场的购买力,这被部分机构视为“正在创造出可能永远不再会出现的机会”。

也正是电脑、通信设备等其他领域对芯片的需求显著增长,而且这部分利润更高,整车厂商才不得不和这些行业争夺有限的芯片产能。实际上,汽车芯片在精度方面没有手机芯片的工艺要求高,但在安全和稳定性上有着严苛的硬性指标,毕竟汽车使用的环境更加复杂,遇到极端环境和人为误操作也需要稳定的芯片保驾护航。

而回溯10年前,车载芯片主要厂商之一的瑞萨电子曾在日本地震中产能受损,也曾一度引发日本车企停产。上次应对突发状况的对策,在本次“芯片荒”背景下之所以没能形成“抗体”,也是与车企与其他赛道不得不争夺有限的芯片产能密切相关。

从目前来看,芯片短缺问题在全球范围给汽车制造业带来的影响或仍然将加剧,进而导致未来减产趋势的进一步扩大;而从更广的范围来看,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芯片需求仍将呈现几何级别的放大。因此,对于此次突发卫生事件所造成的“芯片荒”再度提醒IoT赛道上的所有玩家,自研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电力央企上演新能源资产分拆上市热潮 扎堆IPO为哪般

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详细]

中国股市能否动如脱兔?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融资平台和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在稳增长、稳投资、促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要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房地产发展模...[详细]

促消费扩内需的底气从哪里来?

金融促消费动力充足。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消费。比如,央行提出推动降低个人消费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能力;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