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专栏>> 评论•观点>>正文内容

如何看金融机构靠投资业绩报喜

2025年02月13日 来源:北京商报

金融机构业绩报喜,投资功不可没。

自2025年1月以来,多家A股上市银行、保险、券商业绩预报亮眼,投资业务创出的营收成为功臣之一。

初步统计,已有19家证券机构预发了2024年财报,自营业务非常能打,成了支撑其全年业绩的关键因素。

业绩增长能提振市场信心,特别是在银行、券商的传统业务板块承压之际,投资业务的出彩也能为其转型争取时间窗口,这不仅对金融机构自身有益,对整个市场也是一件好事。

中小银行同样表现不俗。目前,超16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业绩快报,超半数实现了利润双位数增长。

部分银行业绩表现的强劲支撑,非投资收益莫属。特别是在2024年四季度,债市走牛和权益市场阶段性回暖,为部分银行带来了全年业绩的逆转。

抢先报喜,已是市场上的常规操作。

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看点,也为他们判断金融机构的投资价值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从板块表现来看,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都是2024年A股市场上最具“赚钱效应”的板块之一。银行与保险板块分别以超过40%的涨幅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而证券板块也取得了接近19%的平均涨幅,令人瞩目。

有了良好的业绩支撑,金融板块表现亮眼。随着金融机构纷纷报喜,投资者对于2025年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也充满了信心。

也有一些观点认为,金融机构靠投资盈利是否偏离了主业。可以看到,不管是券商、保险,还是银行,投资业务均为其业务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金融机构的投资资金也并非无序流动或者“空转”,也有着明确的流向和目的。

银行等购买债券的机构通过配置利率债和信用债,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建设。这种投资行为不仅有助于金融机构实现资产增值,还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均衡发展。

当然,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也面临着挑战,如银行净息差的收窄导致净利息收入增速放缓、券商投行业务下滑等。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在投资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找到平衡,合理把握投资比例和期限,避免过度“冒进”。

为了实现长期的稳健发展,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不同策略。银行可以通过财富管理提升中间收入,保险可以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而券商则需要强化投研和客需型业务,以降低对市场波动的依赖。只有这样,金融机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推荐
如何看金融机构靠投资业绩报喜

为了实现长期的稳健发展,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不同策略。银行可以通过财富管理提升中间收入,保险可以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而券商则需要强化投研和客需型业务,以降低对市场波动的依赖。只有...[详细]

《哪吒2》拿下春节档票房冠军能否掀起中国动画电影热潮?

一位动画制片人向记者表示:“此前,《哪吒1》超过50亿元的票房成绩,就实现了现象级破圈,但并没有带来中国动画电影的井喷。一方面,国内动画行业人才培养速度缓慢。游戏行业和动画行业的人...[详细]

DeepSeek会否改变AI市场投资逻辑?

本轮市场行情中,中国科技资产出现明显上涨,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科技资产在重新定价。过去,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而DeepSeek的推出缩小了全球资本对中外科技的预期差...[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