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工业>>正文内容

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打造“产融一体”全球领军企业

2019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工业报

从新中国第一个造船厂到连续三年位列财富500强船舶企业首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成为新中国7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船重工董事长、党组书记胡问鸣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中船重工拥有5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达58%,2015年以来募集资金538.8亿元,显著增强了发展实力,并为社会资本参与国防军工建设搭建了平台。未来,中船重工将进一步聚焦主业、聚力兴装强军,为推进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南北船合并推动结构调整

回忆起中船重工的发展历程,胡问鸣深有感触。他说,中船重工是伴随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近海防御开始,新中国第一个造船厂葫芦岛船厂诞生在中船重工;随后国家发展近海海军,中船重工着力打造三千吨、四千吨的驱逐舰;现在正以核潜艇和航母、万吨驱逐舰为标志走向深远海。”

除了船舶工业发展,中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科考装备等智慧海洋装备上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中船重工自主设计建造的蛟龙号下潜深度达7062米,创造了世界载人作业潜深记录;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项目,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下水以及世界最先进的钻井平台A5000交付等,标志着我国高端深海装备制造能力达到新高度。

按照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中船重工制定颁布了“新时代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及其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促进风、光、氢、核等清洁能源产业和重质能源轻烃化项目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船舶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截至2018年,中船重工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比最初的2011年递进了220位,近三年连续位列全球船舶企业首位。

对于正在推进中的南北船合并,胡问鸣说,重组方案正在制定中。南北船重组将有利于减少同质化低水平竞争,集中精力和资源创新攻关能力增强;有利于船舶行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协同效应,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建成世界一流海军,建设海洋强国,成就中国梦。

“2014年中央就开始推动两船合并。在全球造船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这是大势所趋。央企主要面对的是国际竞争,应该捏起拳头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攀登世界高峰。两船战略性重组,主要不是解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而是为海洋强国提供海上先进装备,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合并以后产业链将更加顺畅,进一步合理布局、资源互补,加快实现做强做优,资产证券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胡问鸣说,“伴随着海军的发展和海洋强国的建设,要让海洋装备驰骋深远海,让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

通过资本证券化做强做大主业

“中船重工近几年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胡问鸣说,中船重工坚持把资产证券化作为集团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以军为本、产融结合、做强主业的有效方式和主要途径,为的是规范、自主、有效、可靠,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打造品质优良上市公司为方向,通过资本运作,加大资源重组整合、专业化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四大领域、十大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

近年来,中船重工通过资本运作不断推动集团公司旗下资产专业化、证券化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全面深化集团公司结构调整,集团公司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齐头并进,呈现出“产生融、融促产,产融一体谋发展”的生动局面。上市公司成为船舶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的主要力量,成为集团公司直接融资、结构调整、重组并购、效益提升的有力支撑。

中船重工整合海洋装备业务资产,成立中国重工并于2008年上市,率先启动军工重大装备总装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创了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以风帆股份作为平台,整合全集团公司七大类动力业务,打造出全球技术门类最全、国内最大动力装备上市公司中国动力;收购中电广通、更名为中国海防,将全部十家电子信息通信类研究所相关资产和业务注入其中,打造海洋电子信息板块上市公司,开创了军工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新模式。

胡问鸣说,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主创适配、内外咸宜”的原则,中船重工将梳理和推进高、新、精、特业务资产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探索科创板上市。久之洋、华舟应急就是典型成功案例。目前汉光科技IPO已经申报证监会,昆船物流和双瑞特装IPO业已启动,未来还会涌现更多具有专业特色的上市公司。后续将通过IPO或重组上市等方式,搭建中船重工水中兵器、军贸物流、清洁能源和特种装备等板块上市平台。

科创板推出后,中船重工对成员单位进行了系统梳理,充分利用下属28家研究所的科研能力和创新优势,积极推进科创板的申报工作。目前,派瑞特气已率先启动科创板上市工作,通过积极培育,后续还将有5家以上高、新、精、特的创新型企业有望登陆科创板。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惠云钛业上半年营收稳步增长 核心优势护航未来成长

惠云钛业8月30日晚间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归母净利润1237.07万元,同比下滑;获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55万元,同比增...[详细]

多元业态全面发力 潍柴动力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63.1%

8月30日晚间,潍柴动力交出上半年营业收入超1061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63.1%的答卷,位居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公司抢抓行业回暖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结构...[详细]

铁建重工上半年总资产突破255.64亿元 海外市场再创佳绩

2023年上半年,面对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下行调整期,叠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加的局面,铁建重工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深耕高端地下装备制造领域,持续巩固提升隧道掘进机、特种专业装备...[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