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中国一重、哈电集团、中车齐车集团、大庆石化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拥有辉煌的历史,曾为我国经济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也被亲切地称作“共和国长子”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些“共和国长子”企业,严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紧盯国内外订单,危中寻机,赋能上下游,成为经济恢复最有力的“定盘星”。
逆势向上
铁路常被比喻成国民经济的动脉,而运行在铁路线上的一辆辆货运车辆,就像是行走在其中的“细胞”。在我国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基地中车齐车集团,记者看到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车间内焊花飞舞,流水线上各工种紧密配合忙而不乱,成品线上一辆辆崭新的铁路货车整装待发……
中车齐车公司正在制造中的火车转向架。记者 马晓成 摄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现在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我们要把疫情耽搁的事儿赶回来。”中车齐车集团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计划部计划员崔虎范说。
这家企业一方面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一方面不断优化生产方案,持续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作业效率,复工复产以来,用户订单稳步交付。
工人在中车齐车公司厂房内焊接C70E型货车。新华社发(唐铁富 摄)
据了解,今年6月,该公司月产铁路货车1760辆,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海外用户订单也连续兑现。3月4日,出口澳大利亚的134辆煤炭漏斗车装船发运;3月9日,首批出口必和必拓公司的矿石车装车发运;4月9日,出口韩国的浓硫酸罐车启程发运……
同样坐落在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是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里,一台数十米高的万吨级水压机正在加工一个被烧得红彤彤的大型工件。附近的操作台上,全国技术能手、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刘伯鸣正仔细观察着工件的形变状况,不时变换着指挥手势。
“最近客户催着要的产品较多,为了保证企业的信誉和品牌,必须加班加点赶出来。”刘伯鸣说。
“为确保疫情期间生产不滑坡,我们紧盯国内外订单,挂牌督战重点项目,先后签订一系列重要制造合同和新产品项目。”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文俊说。数据显示,中国一重一季度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增长69.9%;营业收入为75.17亿元,同比增长52.47%,取得首季“满堂红”。
大庆市因大庆油田而闻名。近日,记者在大庆油田一处施工现场同样看到“争分夺秒”的生产场景,采油八厂一矿采油108队技术员张岩已经在此连续工作两个多月,监督施工了30多口油井。
“疫情期间人手少,压裂监督又是个技术活,别人去我不放心,我能坚持。”张岩说。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许多像张岩一样的石油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数据显示,大庆油田一季度完成油气当量1074.672万吨,同比增产9万吨。其中,包括完成国内原油产量751.6874万吨、天然气产量13.2333亿立方米、海外权益产量217.54万吨。
“保卫”产业链
物流运输受阻、需求下降、供应不足,给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面对疫情带来的实际困难,黑龙江多家企业通过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支持,加快推进配套本地化等方式,稳定了上下游产业链条。
机床被称作工业“母机”,其发展程度常常反映了一整条产业链条的状况。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50年的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是我国机床行业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排头兵企业。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齐重数控摸准行业脉搏,对准政策变化,及时为用户提供可靠产品。企业还及时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好上下游产业,巩固好生产链条。到目前为止,齐重数控订单总量和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两成以上。
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以及中国管理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全长480公里,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是中国铁路“走出去”首个覆盖全产业链的项目。中车齐车集团与中国路桥公司合作,承担了这条铁路货车10年期的维保业务,主体负责全线车辆及设备设施的整备、运用、检修任务。中车齐车集团项目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列检作业班组倒班模式,合理安排员工作业休息,以最快速度,高质量完成维保工作,确保了蒙内铁路物流畅通。
中国一重加速推进外协配套企业本地化,使企业在黑龙江的本地配套率提高到52%,还与配套厂家建立了联动反馈机制,对配套企业已累计付款4.56亿元,提高了产业链协同能力。有效应对了疫情初期在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曾出现过的短暂困难。
“产业链事关企业生死,这次疫情让一重与配套企业间有了亲人一样的感觉。”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胡恩国说。
哈电集团建立了一本“企业台账”,梳理出为之配套的企业的名称、联系方式,并将这一需求向省、市政府进行专题报告。一方面积极打通产业链条,另一方面也带动了黑龙江省内配套企业全面复工。在产业链的支撑下,哈电集团在市场连续“攻城略地”,签署了一系列热电联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煤电一体化项目设备供货合同。
夯实后劲
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企业在疫情期间危中寻机,纷纷改革机制,创新产品,夯实后劲,提升核心竞争力。
齐重数控加大高端数控机床的生产研发,强化数字智能设备在机械加工机床中的应用,让原本只会加工金属材料的机床拥有“设计思维”,协助用户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同时进一步挖掘风电等领域的市场。
中国一重把攻关工程作为增强企业后劲的重点工作,仅一季度企业专利申报21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2项劳模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在科研成果落地开花的同时,中国一重还扎实拓展风电等新业务板块。今年一季度,公司风机轴新产品订货实现3.18亿元,并初步具备300支/月生产组织能力。
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正在加紧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改造,开发出一系列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远程诊断等高效、便捷、节省人力的设备,努力打造“智慧油田”,提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
在大庆油田肇平21-平1平台井现场,一台台大型压裂车并排联立,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正在这里进行工作。仪表车内,工作人员紧盯电脑屏幕内显示的曲线图,旁边的设备可以将现场数据远程传输给专家进行分析和诊断。
“该井采用大型压裂工厂化模式施工,通过弹性开采,可有效带动三肇地区扶余油层难采储量升级动用及效益建产。”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一队队长康凯指着现场的设备说。
如今,以往的大规模、大场面,被占地面积更加合理的施工现场取代,可拆卸式蓄水池代替固定大罐,远程供水模式提高了水源井、蓄水池综合利用率,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
大庆油田不断在大型压裂工艺上完善创新,攻关形成了以三类油层压驱、油水井对应精控、直井缝网、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为代表的高效压裂技术系列。他们深入开展国际化对标,坚持自主创新,打造了行业先进水平的工厂化作业模式。
康凯告诉记者,大庆油田在大型压裂技术方面,重点开展信息化管控技术研发,由“单线指挥”向“信息互联”转变,创新一体化生产指挥管控平台,全流程实时跟踪、动态预警,专家在线远程指挥,大数据辅助分析决策,推进运行管理提档升级。
在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喇十七注水污水变电站,一个个大型过滤罐、废水罐格外显眼。偌大的站库里,看不到一个人。这是大庆油田首座“全站库、多岗位”全部运行无人值守模式的站库。
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喇十七注水污水变电站设备。记者 杨喆 摄
“以前我们需要人员24小时值守,2个小时一次巡检,半夜也要每隔4个小时巡检一次,现在实现了可视化的监控和远程操控,大大减少了人力,从根本上提升了安全水平。”大庆油田采油六厂第二油矿注水队队长姜瑞说。
据了解,通过智能化、集成化、可视化的设备应用,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喇十七注水污水变电站全站55台设备、239项生产信息全面实现数字化采集和远程操控,自控系统实现压力、温度、流量等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数字化传输,中控室可远程对全站升水泵、补水泵等6类机泵进行启停、调节等操控。全站32处视频监控,以电子巡检的方式进行日常巡回检查,实现重要生产场所、关键监控场区多方位、无死角的全天候安全监控。
8月30日晚,北汽蓝谷发布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六成,销量同比增长近107%。北汽蓝谷相关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并采取一些非常务实的措施,取得一...[详细]
据悉,此次战略合作将双方的合作领域从新车采购拓展到市场营销、车主服务、二手车流通等业务环节。双方将共同探索新车联合营销、深度试驾体验、用户权益互通、维修保养代步车等新业务场景,...[详细]
8月31日,长安汽车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相关管理高层就上半年的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长安汽车是一家拥有161年历史底蕴、39年造车积累,全球有12个制造基地及22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