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的新能源汽车小范围“降价潮”,到3月份燃油和新能源汽车的集体混战,4月份车市竞争加剧、淘汰加速。继天际汽车4月1日发出停工停产声明后,又一家造车新势力陷入经营困境。
4月10日,爱驰汽车人力资源部发布《关于三月工资延迟发放的通知》,称“因客观原因”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但是会正常缴纳员工3月份社保和公积金。
记者第一时间向爱驰汽车方面求证,得到的答复为:“工资延迟发放,但公司运营正常”。另据接近爱驰汽车方面人士透露,公司已于去年年底停止招聘,并且暂停支付所有供应商货款。“虽然目前工资还在正常发放,2月份还发放了去年的年终奖,但真不知道这样的局面会维持多久。”
有车企积弱逐渐淡出市场,也有新玩家欲入局分羹。日前,深圳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货拉拉跨界造车传闻“靴子落地”。
爱驰汽车延迟发放工资
资料显示,爱驰汽车成立于2017年2月份,由曾在奔驰、奥迪、沃尔沃担任高管的付强创立。公司位于江西上饶的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作为较早一批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之一,爱驰汽车经营状态始终不温不火。这也使得其虽然是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的“同期生”,但公司在品牌口碑、产品销量方面与后者相去甚远。
数据显示,爱驰汽车自2019年12月份首款量产车——爱驰U5上市以来,销量表现惨淡。其在2020年的全年销量仅为2600辆;2021年为3011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爱驰汽车的销量分别为29辆和26辆,累计销量甚至不足三位数。
如此销售业绩自然无法支撑一家车企的正常运营。基于此,自爱驰汽车创办以来,资金压力始终常悬头顶。天眼查APP显示,爱驰汽车创办以来先后经历了8轮融资。最近一轮即2022年1月份C轮数亿美元的融资,来自陈炫霖及其所拥有的东柏集团。值得一提的是,陈炫霖已经多次参与爱驰汽车融资。
而爱驰汽车的管理团队也在最新一轮融资时进行了调整。管理层“换血”之后,爱驰汽车试图通过借壳上市缓解资金紧张困境。
2022年9月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教培企业华夏博雅公告称,已与爱驰汽车的运营公司达成不具约束力的合作意向,收购爱驰汽车所有发行在外的股权。根据意向书的拟议条款,此次收购对爱驰所有股权的估值总额为50亿美元至60亿美元。这意味着,收购完成后,爱驰汽车将通过反向借壳的方式在美股上市。
不过,2022年11月份,上海北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北广投私募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的一份公告显示,“因陈炫霖个人原因,引发融资方经营管理出现不确定性,部分产品本金、利息未按期兑付”。几乎同一时间,陈炫霖卸任了爱驰汽车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一系列利空影响下,不仅公司经营困境未得到改观,借壳上市之路也无音讯。
离场与入局同时进行
回顾过去,自2014年开始,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最高峰时曾达到300多家。其中不仅有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还有拍马赶到的传统品牌和大量跨界而来的白色家电和互联网企业。然而,大浪淘沙,多数品牌半路夭折。
今年4月份,继天际汽车发布停工停产通知后,宝能汽车被曝出多处资产遭处置、自游家汽车也刚刚宣布停止服务。如今,爱驰汽车又因工资缓发进入淘汰赛备选名单。
业内普遍认为,爱驰汽车的困顿处境是当下诸多中小新能源车企的缩影。在竞争加剧、成本难降、融资趋紧等多重压力笼罩下,上述企业生存境况严峻,洗牌加剧成为行业共识。
但与此同时,进入2023年仍有“新新”势力在积极入局。天眼查APP显示,4月4日深圳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
今年3月28日,货拉拉向港交所递表,申请在港股主板挂牌上市,上市主体名称为“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招股书中正式提及了造车项目:“公司正利用从现有车辆租售服务经营取得的经验及专业知识开拓新商机,如电动商用车研发。”
作为家电企业跨界造车的代表,日前,创维集团、创维汽车创始人黄宏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保持增长的同时,集中度必然会越来越高。“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恐怕只有2年左右的窗口期了。车企要想稳定进入下一个赛道,年销30万辆规模是门槛,还必须打造出品牌特色。”
8月30日晚,北汽蓝谷发布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六成,销量同比增长近107%。北汽蓝谷相关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并采取一些非常务实的措施,取得一...[详细]
据悉,此次战略合作将双方的合作领域从新车采购拓展到市场营销、车主服务、二手车流通等业务环节。双方将共同探索新车联合营销、深度试驾体验、用户权益互通、维修保养代步车等新业务场景,...[详细]
8月31日,长安汽车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相关管理高层就上半年的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长安汽车是一家拥有161年历史底蕴、39年造车积累,全球有12个制造基地及22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