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船舶工业技术赋能新能源,构建风电全产业链生态
在 2025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5)E1-A17 展位,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船科技”)以 “科技引领 逐梦深蓝” 为主题,集中展示其深远海风电装备、陆上风电支撑体系、风电 + 多场景系统解决方案,并联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 7 家子公司,打造 “研发 - 制造 - 服务” 全链条风电产业生态,以船舶工业技术优势推动风电行业向 “更深、更稳、更智能” 升级。

三大领域突破,重构风电装备与服务边界
本届展会中,中船科技重点展出适配不同场景的风电核心装备与系统方案,覆盖 “深远海 - 陆上 - 多场景” 全维度:
1. 深远海风电装备:填补国内漂浮式技术空白
针对深远海风电开发的 “高海况、大载荷” 痛点,中船科技展出漂浮式深远海风电装备,核心优势包括:
极端环境适配:功率等级覆盖 5MW-20MW,适配水深 60 米以上海域,可抵御 17 级超强台风,填补国内深远海漂浮式风电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空白;
结构稳定性:采用等边三角形浮式平台设计,风机整机运动倾角不超过 5°,大幅降低海浪对机组的动态冲击;
智能运维:搭载深远海智能监测技术,可实时采集风场环境、装备状态数据,配合无人运维船实现远程故障诊断。
同步展示的H305 平台海上抗台风机型(20-25MW),是国内首款强台风环境设计的海上大兆瓦机型,可抵御 16 级台风,适配远距离深远海域,已在华南沿海风电项目中完成示范应用。

2. 陆上风电支撑:全装配式结构降本提效
面向陆上复杂地形的风电开发需求,中船科技推出全装配式支撑结构体系:
覆盖广:适配 125-200 米轮毂高度、15MW 以上机型,从容应对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
成本优:一体化设计使塔架重量降低 10% 以上,标准化拆分实现 “工厂预制 + 现场拼装”,施工周期缩短 30%;
安全强:全链条数字安全系统实时监测结构应力、形变,为机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3. 风电 + 多场景:构建零碳生态解决方案
中船科技还展示了 “风电 +” 融合创新方案,包括:
风光氢储一体化:通过制氢系统消纳风电冗余电量,实现 “风光发电 - 氢能存储 - 绿电消纳” 的闭环;
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整合 “风电 + 海洋牧场 + 文旅” 业态,在提供绿电的同时拓展海洋经济价值;
智慧运维服务:依托激光测风雷达、水下检测机器人等装备,实现风电场 “状态感知 - 预测性维护 - 故障修复” 的全周期智能化管理。

产业生态:联动集团资源,打造全链条能力
本次展会中,中船科技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广州文船重工、武汉华中旷腾光学等 7 家子公司,展示了从 “勘察设计 - 装备制造 - 核心器件 - 运维服务” 的全产业链能力:
装备制造:广州文船重工的 7 条 2000 吨级单桩生产线,可实现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的规模化、高质量交付;
核心器件:武汉华中旷腾光学的激光测风雷达,具备 “大覆盖、高精度” 特性,可适配陆上 / 海上风场的风资源评估与机组控制;
安全保障:上海瑞洋船舶的风电消防系统、重庆前卫科技的电气安全解决方案,为风电场提供全场景安全防护。

中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船科技将船舶工业的精密制造、抗极端环境技术,与风电产业的规模化需求结合,目标是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更可靠、更经济、更智能’的解决方案。从深远海漂浮式装备到陆上全装配式结构,我们希望以‘船海技术 + 风电场景’的跨界融合,推动风电产业迈向更高维度的发展。”

现场亮点:展会期间,中船科技设置了 “深远海风电装备互动体验区”,观众可通过仿真系统模拟 17 级台风下漂浮式机组的运行状态,直观感受装备的抗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