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展区,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 “同心同向同行 创业创新创效” 为主题,重磅发布“华电海风”品牌及海洋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沙盘、深远海风电多能融合装备、智能化运维体系等核心成果,构建从 “装备研发 - 工程建设 - 运维服务” 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能力。

核心亮点:海洋能源综合开发,拓展风电价值边界
本届展会中,华电科工重点展示 “华电海风” 品牌下的多场景融合方案,打破单一风电开发的局限:
1. 海洋能源综合开发沙盘:多能协同的 “深蓝样板”
现场展出的海洋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沙盘,直观呈现 “海上风电 + 海洋牧场 + 海上光伏 + 波浪能发电 + 海上能源岛” 的融合模式:
以海上风电为核心,配套波浪能发电装置提升海域能源利用率;
海上能源岛集成制氢、储能、海水淡化功能,实现 “绿电 - 绿氢 - 绿资源” 的闭环;
该模式已在华东某海域开展示范,年发电量超 20 亿千瓦时,同时带动海洋渔业年产值提升 30%。
2. 深远海风电装备:获国际权威认证的技术突破
展台上的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模型,已通过 DNV(挪威船级社)权威认证,核心优势包括:
适配超深远海:支持水深 60 米以上海域,可抵御 17 级台风,填补国内漂浮式风电装备在超远海场景的应用空白;
多能融合设计:集成海上风电与制氢单元,单台装备年制氢量可达 1000 吨,有效消纳风电冗余电量;
轻量化结构:采用新型复合材料,装备自重较传统方案降低 15%,施工成本减少 20%。
3. 智能化运维体系:全场景保障风电高效运行
针对海上风电运维 “高成本、高风险” 痛点,华电科工展示了海上风电智能运维方案:
装备层面:配备无人运维船、水下检测机器人、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 “全域无人化” 运维;
平台层面: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风电场运维平台,故障预测准确率超 95%,非计划停机时长缩短 40%;
服务能力:已在江苏、福建等海域的超 10GW 海上风电项目中提供运维服务,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提升至 3500 小时以上。

品牌升级:“华电海风” 布局多元海洋能源
本次展会中,华电科工正式发布 “华电海风” 品牌,聚焦海上风电、海洋能、海上能源岛等多元领域,已形成 “装备研发 - 工程 EPC - 运维服务” 的全产业链能力:
工程业绩:累计承接海上风电 EPC 项目超 20GW,涵盖潮间带、近海、深远海等全场景;
技术储备:拥有漂浮式风电、海上制氢等核心专利超 100 项,牵头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华电科工相关负责人表示:“‘华电海风’的核心,是从‘单一风电开发’转向‘海洋能源综合利用’,通过多能融合、智能运维,最大化挖掘深远海的能源与经济价值。我们希望以全生态方案,助力海上风电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效益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