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企业要闻>> 国有企业>>正文内容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中国中免能否踏准H股上市?

2022年08月10日 来源:北京商报

被誉为“免税茅”的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免”)距离H股上市又近了一步。8月9日,据港交所文件,中国中免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为联合保荐人。眼下,在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以及海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国中免最终能否踏准H股上市时机还有待观察。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即将登陆H股的中国中免,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以及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受到业界的关注。

今年6月中旬,中国中免股价一度明显回升,甚至连续多日上涨。截至6月30日收盘,中国中免报232.93元/股,总市值回升至4548亿元左右。不过此后,中国中免股价也一度在200元/股附近徘徊。截至8月9日收盘,中国中免报197.46元/股,成交额24.96亿元,总市值3855亿元。对于此次募资金额,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中国中免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需联系投资者关系部。

就在前不久,中国中免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总收入276.51亿元,同比下降22.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8亿元,同比下降26.49%。

中国中免方面表示,自5月下旬开始,随着国内疫情缓解,特别是上海地区复工复产、海南等多地消费券发放等一系列刺激消费和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跨省旅游的恢复,公司门店销售得到明显回升。进入6月,公司销售环比大幅提升,当月营收同比增长 13%。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中国中免首次通过上市聆讯。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中免曾首次通过上市聆讯,不过后来该文件显示为失效状态。今年6月30日,中国中免重新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请书,拟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中免的收入分别为480.13亿元、525.98亿元及676.76元;净利润分别为54.71亿元、71.09亿元及124.41亿元。2019-2021年,中国中免的收入按复合年增长率18.7%增长,净利润则按复合年增长率50.8%增长。截至2021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中国中免的收入分别为181.34亿元及167.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28亿元及29.34亿元。

同日,中国中免发布公告,拟就物业管理、运输、票务、推广及信息技术支援等服务与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服务采购框架协议》。双方确认,在本协议项下,中国中免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向中国旅游集团采购服务的费用上限分别不超过约1.29亿元、1.81亿元及2亿元。本协议自双方授权代表签署、加盖公章后于中国中免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交易之日起生效,有效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

资本加持仍面临挑战

步入暑期,随着游客的增多,海南的旅游市场明显回暖,在各种节日以及促销活动的加持下,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也大幅提升。

据报道,伴随着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举办、首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的开展,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在消博会期间逐日攀升,7月27日和28日销售额均超2亿元。统计数字显示,7月28日,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2.12亿元,同比增长48%。

不过,最近三亚的旅游市场遭遇到了疫情的影响,这也不免会波及到免税行业。谈及中国中免H股上市,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在中国中免赴H股上市之后,可以继续保持其在中国免税行业的龙头地位,并进一步增加资金来源。目前,真正能与其竞争的其他免税企业还需要继续努力,即便目前三亚免税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并不会对中国中免未来长远的发展产生影响。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时中国中免登陆H股究竟是不是最佳的时机,现在仍说不准,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如何,能否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要取决于中国中免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加强海外业务布局 中国中冶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8月31日,中国中冶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说明会。根据中国中冶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5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99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详细]

北京国资与重庆国资携手成功竞拍35.31%股权 新华基金正式开启“重生之路”

日前,新华信托在阿里资产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所持有的新华基金35.31%股权。经过前几轮流拍后结果终于水落石出,8月30日,本轮拍卖终于以2.71亿落槌成交,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及重庆市江北...[详细]

中国石化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51亿元 现金派息率达49.5%

8月27日,中国石化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深入开展全产业链优化,加大产销协同,努力拓市拓销,盈利保持较好水平。数据显示,公司上半...[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