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聚焦>> 共同关注>>正文内容

“拯救”海航120天:持续填坑 派发9000多万元红包 员工却称“没有了生活”

2022年04月11日 来源:市场资讯

“上下班需要人脸识别打卡,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午饭午休时间也缩短了,”海航内部员工这样说起工作中的变化——从2021年12月8日海航航空正式加入辽宁方大集团,至今已经整整4个月。表面看起来,海航还是那个海航,可又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海航。

2021年底,海南航空启动了“全员大干100天”专项行动,为融入“党建为魂”的方大企业文化,“打造安全一流、服务一流、利润第一的世界航空公司”,开始了脱胎换骨的自我革命。

这符合方大的一贯路数。有分析人士称,方大对并购企业的管理很有套路,一般都会在并购后开始一个大干100天的工作,把方大的管理层派去给各部门落实工作,然后建章立制。

今年元旦之前的20多天里,几乎海航所有领域、部门的管理制度都进行了重新修订。元旦前后,14个业务体系的新制度开始陆续下发。据了解,还有一些新制度会在4月底之前陆续下发。

为表达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方大集团实际控制人方威今年2月已增持*ST海航股份5,000万股至1亿股,投入超过1亿元。随后,包括副董事长、总裁、副总裁在内,海航控股13位董事、监事和高管也宣布合计增持285万股至565万股。

除了大张旗鼓增持外,方大还把传统制造业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流程控制,引入了航空服务业。“方大要求工作时间不开会,会议都放在下班后,很多人感觉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好像天天都在工作。”海航内部员工对此也有一些怨言。

对于方大来说,这么做其实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海航还没有进入安全区。

坑还没有填完

对于海航来说,还有很多大事需要解决。

有知情人士表示,其实海航目前面临的情况,方大应该是很着急的,“因为方大进来之前没做尽职调查,不是不想做,是没有这个程序,进来后发现资产和债务关系比较模糊,有些账对不上。”

据悉,方大方面在内部会议上也曾表示,海航资产债务实际情况比重整时统计的可能还要严峻一些。

“虽然通过了破产重整的程序,但海航大规模的债务问题其实还没有彻底解决。”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海南航空机队的宽体机比较多,怎么处理也是一个问题。在疫情背景下,国际民航市场充满不确定性,航司对成本更为精打细算,对于主要定位于洲际航线的宽体客机而言,其用武之地大受影响。

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方大希望和飞机租赁商重新谈租赁合同,但此举也引起了一些反弹。

“因为要求重新谈的合同是从去年重整开始到今年这一年里的合同,还有未来的合同,这块是不涉及在重整方案里的。但是当时管理人与飞机租赁商谈重整方案债务偿还时,也顺便谈了今年的租金合同和未来的合同,所以对于飞机租赁商来说,他们认为未来的合同和重整方案是绑定在一起的,就是因为基于重整方案,才谈了未来合同的标准,但是现在方大要求全部推翻,重新谈租赁合同。”上述人士表示,从中也可以看出方大对目前海航形势的紧迫感。

“再加上一年多来航空业受到疫情的反复打击,包括这一年里的飞机停场,各项成本支出加起来,其实海航的债务又增加了不少。”知情人士表示,对于方大来说,其实现在面临的还是一个需要拯救的海航。

*ST海航的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现在海航的经营情况仍不容乐观。虽然报告称,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45亿到62亿,但扭亏为盈主要因为重整带来的盈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亏损88亿到105亿。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海航的这个亏损数额跟三大航已经不相上下,而海航的机队规模小于三大航,单是上市公司就亏这么多,再加上其他的中小航司,集团亏的更多。“这个坑其实还是需要方大集团用它其他板块的盈利去填的。”

目前情况下,航空业短期内恢复比较困难,仍然需要现金的持续投入。据悉,方大集团高层曾在一次员工座谈上强调,“方大集团2021年大概有150亿左右的净利润,这五年每年都有100多亿的利润,方主席已做过表态,在支持海航的问题上,方大集团将不遗余力,所以请大家放心。”

方大入主后,还做实了海航航空集团层面。海航航空集团是航空板块的一级公司,它旗下是海航系10多家航空公司。

“航空集团其实之前就有,但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管理架构也不很完整,旗下各家中小航司都直接听命于海航集团,包括财务的划拨之类的,所以才会有之前的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一系列问题,也是导致海航破产重整的一个直接原因。”有分析人士这样说。

重整之后,方大集团首先把海航航空集团的管理职责和管理架构明确了,包括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层,还任命了几个副总裁,也的确是像方大集团主席方威说的,方大没有派管理层过来,用的都是老海航人。

机队调整开始

从近期的一些情况看,海航已经开始动手调整机队。重整方案中关于机队结构的构想,正在逐步落地。

4月2日,海南航空和海航航空集团发布的两条公告值得注意。一条是海南航空出售2架自有的A350-900,转租4架租约仍在的A350-900;另一条是海航航空集团称为满足集团下属各航司飞机引进需求,拟于2022年至2024年内引进103架A320系列、737系列、737-800F经营租赁飞机。

海航这种操作有什么意义?航空博主FATIII认为,这大概是机队更替,引进新飞机替换老飞机。“这意味着海航在简化机队,减少一种机型,可以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同时海航也准备为旗下各家航司引进新的窄体机以及全货机。”

他认为,告别A350是一个理性的决定。“对于已经有38架787的海航来说,A350现在确实不是一款合适的机型。数量少,疫情期间能派上用场的地方也不多。亟需重整机队的海航,告别A350确实合情合理。”

“以HU为例,目前最老的3架737机龄21.9年,还有5架今年就15年机龄,到2024年有26架737达到或超过15年机龄,60+架达到10年以上机龄。”航空博主FATIII表示,“这批飞机,一方面是客舱布局各不相同,另一方面是机龄大了,维护成本攀升,乘客体验也不那么好。”

海航重整方案中曾经表示,在机队结构方面,海航将对标三大航集团,逐步退出盈利性较弱的支线机与运力过剩的宽体飞机,相应加快窄体飞机引进速度,提升盈利性强的窄体机占比。“至十四五期末,窄体机、宽体机、支线机占比分别由十四五初期的75.6%、21.2%、3.1%提高/降低至87.4%、12.6%、0%。”这也就意味着海航将逐步退出所有支线飞机。

重整计划中明确了各家公司的不同市场定位,海南航空将以全服务航空突出服务优势,其他航司则以低成本航空提升单位收益。

海航计划逐步将宽体机和多机型运营策略集中在海南航空,其他航司重点围绕“单一机队、单一机型、全经济舱、高座位密度”等低成本航司运营特点优化机队结构,通过集团内运力调配等方式,减少各航司机队构型、发动机构型差异,逐步实现低成本航司机队构型优化和统一。

一边堵漏一边活血化瘀

方大的钢铁、炭素等板块,都是每天统计日成本,但国内航空业一般都是考核每个航班的成本和收益。方大集团主席方威在海航航空第一次干部员工大会时就曾提到,能否通过每天统计日成本,来寻找成本管控上可能存在的“跑冒滴漏”。

他认为,航空业也可以做到日成本。“好处是今天核算完,明天就知道‘跑冒滴漏’在哪,我们的领导干部就应该决策,及时按照市场去调整,去堵塞‘跑冒滴漏’”。

“我们非常震撼,辽宁方大集团能够把成本的精算做到这么细致,”海南航空财务部成本管理中心主管杨阳说,“按照日成本的要求,简单来说要成本、利润等这些指标一天一算账,一天一反映。”

用数据指导日常经营,做到日成本统计,是她所在部门在“全员大干 100 天”专项行动中承担的重要任务。

“航班飞完了,再从财务数据上去做反应的时候,及时性确实是难以保障的,该花的钱不该花的钱都已经花出去了。”杨阳表示,“日成本的工作,要打破原有的事后管理的思维,把所有管控举措都落实到事中环节。到底它的整体效益如何,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有一个数据结果出现。甚至在将来,管控工作要延伸到事前环节上。”

杨阳介绍,她平均一小时需要收集公司将近200个财务科目数据进行基础汇编,对异动事项第一时间沟通业务部门排查,同时还要对整体生产量情况进行回顾,匹配生产量与总量成本与单位成本之间的合理性。

引入日成本制度后,海南航空公开表示,建立成本管控激励机制和用数据指导日常经营管理机制,开展“跑冒滴漏”专项整治,梳理出258个问题点,预计全年可实现节支逾7亿元。

为了稳定军心,方大该花钱的地方也没手软,尤其是方大特色的福利方面。比如,今年春节前给海航航空集团每位员工发了5000元红包,海南航空一家就有1.8万余名员工,算下来大概就是9000多万元。作为每天有巨额亏损的企业,还能给员工发红包,并不多见。

“海口美兰基地食堂每天用掉1000斤大米,猪肉600斤左右,猪蹄2000个左右,鸡腿、鸡翅正常情况下每天用量在4000个以上,食用油每天用量200斤……早上6:30到次日凌晨1点 , 是美兰基地食堂营业的时间。”海南航空海口美兰基地负责后勤保障的物业管理中心经理刘永东说。

为落实方威提出的员工“免费工作餐”福利,自2022年1月开始,海南航空太原、北京、海口美兰基地、兰州、新疆等基地分公司员工食堂陆续外包转自营,实现员工免费工作餐。

之前传言的可以匿名发言的员工论坛,也落地了。1月以来,深航、海航、北部湾航空、祥鹏航空等海航系航司都上线了员工论坛,论坛实行匿名注册,由各企业向员工发放随机生成的邀请码,并承诺不改贴、不删帖,专人24小时负责,涉及安全、降成本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直接报告至管理团队,确保发帖后48小时内回复。

航空博主FATIII认为,国内航空业过往一直推崇旅客就是对的,一些政策和制度无限倾斜于旅客,尤其是高级别常旅客的投诉往往是一面倒的逢投诉必成立,对员工士气打击很大,也纵容了圈内个别不好的习惯。“员工内部论坛,可以让员工有一个顺畅的提出意见的平台,对士气和归属感都有帮助,长远来看,对服务也有正面意义。”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四大行下调房贷利率 购房者能省多少钱

自8月31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后不久,“中农工建”等四大商业银行昨天发布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规则,为今年9月下...[详细]

中国新能源汽车“方阵”闪耀德国慕尼黑车展

作为最早创办于1897年的全球五大车展之一,慕尼黑车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情况是,近几年慕尼黑车展的势头显著下滑,越来越多的传统主流汽车品牌缺席,展会规模也逐渐缩小。在今年...[详细]

瑞幸酱香拿铁日销1亿元 顺丰同城守护“美味”体验

“美酒加咖啡,就爱这一杯”,最近,瑞幸和茅台推出的“酱香拿铁”全网刷屏。网友们纷纷“上头”玩梗,“满杯茅台去咖啡液”“喝了茅台联名咖啡能否开车”“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等话题也冲...[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