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30年前后,通常是一家企业的关键转折节点:因为无论是外部的经济形势,还是它熟悉的商业世界规则,以及它直接面对的消费者群体,都在发生变化。
自1991年由冠雄塑胶与海利空调合并成立,去年也正好也是格力电器的第30个年头。5月31日,格力电器召开线上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对于公司去年业绩,以及下调第一期员工股权激励考核标准、公司股价以及多元化等相关问题给予回应。
而她当天做出的“格力过去30年被空调绑架”的发言也意味着,无论是格力电器这个以空调起家,目前仍占其七成营收的白电巨头,还是曾一手建立起格力原有渠道压货模式的公司掌舵人董明珠,也都在面临着与过去30年不太一样的新变化。
不靠股价波动赚钱
格力电器的变化之一是调整了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标准。
5月31日,董明珠在被问及为何调低第一期员工股权激励的考核标准时表示,2022年的业绩考核是和2021年以及2023年连贯起来。“我们一期股权激励指标调了,是为了保证每个员工即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但我们并没有因为指标更改而懈怠。”
格力电器此前在5月20日发布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修订稿)》中,将“业绩净利润考核指标”中“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0%”、“2022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20%”分别调整为“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和“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有多位投资者在与记者交流时认为,格力电器此举是将此前定下的考核标准下调。
与此同时,格力电器还宣布了认购价格为每股16.36元的第二期员工“半价”持股计划。需要提及的是,虽然相较于当时50元左右的股价,格力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27.68元的认购价格,也被称作是“半价”持股。但5月31日,格力电器股价收于32.17元,距离其52周最高的51.87元,已缩水快四成。
“第一期买的价格高,要求也非常苛刻。第二期按照当下情况,要激励员工有干劲,也要让他们和企业共同成长。”董明珠当天这样说。她也坦言,格力电器原本打算一次性将员工股权激励做完,但“回购120亿后,员工看到股票价格高,口袋也羞涩,大部分都是借钱进行第一期激励”。而因为员工没钱,格力电器原本预期在去年下半年进行的第二期员工股权激励,也延后到了今年5月。
不过,董明珠在业绩说明会上也强调,决不通过股价波动让公司和员工受益。“如果我们靠股价的波动来获取收益,总有一部分人是受害者。所以格力坚持了分红思路,也希望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据记者了解,2021年格力电器每10股合计将派发30元,派发现金总额约为166亿元。其中,持有9.02亿股格力电器的大股东高瓴资本,2021年能拿到分红27亿元左右。约持有4448.8万股格力电器的董明珠将分红超1.33亿元。
过去被空调绑架
对于为何调整股权激励的考核标准,格力电器当时在公告中称,源于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生产经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董明珠当天在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2021年按照我们原来的预期,是要达到10%的利润增长。”
但2021年格力电器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878.69亿元,同比增长11.69%;实现归母净利润230.64亿元,同比增长4.01%。
这其中,去年仍占格力营收七成的空调业务,毛利率下降3.54%。
董明珠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去年上游的材料涨价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材料价格上涨,但市场价格不能往上涨,此外,面对市场竞争,“我们在保证价格稳定的同时,还得进行价格微调,才能在市场保证竞争力。”
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剑锋也对记者表示,这两年格力忙于应付美的、海尔在空调领域对它的围猎,“这块优势要是丢失了,日子更不好过。”
对于格力的渠道改革,董明珠则表示,格力原来的渠道模式,由她1995年回到公司后一手建立起来,“从97年一路下来,几乎没变过”。但她也坦承,那个时候的背景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互联网时代到来,渠道营销模式,面临从线下到线上的挑战。”
她提到的一组对比是,格力的线下店过去需要几百万的压货,但现在30-50万的货就足够支撑。她同时表示,格力现在渠道改革的最大问题是线上销售货不对版,“怎么让消费者在线上不以价格,而是以质量为购买标准。”
虽然一边认为空调存量市场无限大,另一边董明珠在业绩说明会上也称:“格力30年来,就是被空调给绑架了。讲空调就想到格力。但现在是好电器,格力造。”
格力电器的多元化一直被认为并不成功。一个例子是,2021年制造业占据格力总营收的77%,其中空调就占据了总营收的70%。
不过董明珠当天认为,虽然格力2021年没有达到预期的利润增长目标,但韧性更强。而更强的原因就在于格力的工业板块和新能源发生变化。
其中,在新能源方面,已经是盾安环境第一大股东的格力,此前欲进一步增持但暂未成功。董明珠在业绩说明会上还表示,格力在成为银隆(去年11月已更名为格力钛)大股东后,对其进行了组织架构和人事等方面的调整。她同时表示,钛酸锂电池未来在环卫车、矿山运输车以及高铁等应用场景中有很大空间,对于格力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点。
鲸平台智库专家、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对记者表示,“对格力来说,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要尽快找到盈利突破点,也就是新的增长曲线。”对于家电企业参与诸多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他则对记者表示,因参与者众多,且这个行业更是比拼现金流、比拼研发能力以及比拼时间成本,所以对家电巨头参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态度,还是相对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