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前11月5日,北京,晴,5到16度。
民生银行的不动产金融年会上,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再现直男风采。调控、信贷、洗牌、调整,白衣骑士一场四千多字的大型现场脱口秀,基本划完了2019年地产行业的重点。
孙宏斌还顺手给了银行几点建议,按揭要有增量、要支持并购、支持头部企业。
孙宏斌没说错,头部企业吃掉小型房企,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小型房企怎么办?孙宏斌没说。
11月6日,香港,多云,22到27度。
上午,远大住工在港交所上市,破发,一度下跌8.78%。迫不及待等着敲锣的,还有来自内地,年收入不足百亿的一众开发商。
孙宏斌的大嘴,港交所铜锣,都成了这个深秋的见证者。
壹 :其实 我不悲观!
很多媒体都解读为,对于未来几年的房地产市场,孙宏斌很悲观。但是,从融创中国的账本上看,孙宏斌其实是个富有激情的实用主义者。
2019年前10个月,国内主要房企拿地情况大致如下;第一名,“活下去”的万科,拿地总价1476亿;第二名,说破天也要告别高周转的碧桂园,拿地总价1223亿;第三名,保利,919亿,第四名,中海地产,829亿;第五名,孙宏斌的融创中国,817亿。
看看2019年前10个月,国内房企销售情况。
第一名,碧桂园,销售金额(全口径)6655亿;第二名,中国恒大,5461亿;第三名,万科,5199亿;第四名,融创中国,4337亿;第五名,保利发展,3840亿。
再看一组数据。
融创中国半年报,截至6月末,融创中国总土地储备约1.56亿平米,权益土地储备1.09亿平米,其中70%通过并购获取。
需要增量、支持并购、支持头部企业。
孙宏斌这三点建议,和融创的匹配度极高。另外,大笔吃进入土地,销售额猛增,孙宏斌的悲观又从何而来呢?
贰:不好意思 ,破产了。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不够吃,小鱼就饿死。
市场永远都是这般残酷无情。
房企大鳄在全国土地市场掠食,小型房企无力抗衡。银行放贷收紧,融资成本飙升,小型房企开发存货土地的资金捉襟见肘。银行借款,借不着;海外发债,发不起。
再简单直白点,整个公司只有支出,却无收入。如此情形,金融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打喷嚏”,都会引发整个企业全面崩塌。
2019年,突然就变成了中小型房企很难活下去的一年。
可查数据显示,截至到10月31日,2019年宣告破产的房地产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家,且进入2019年下半年之后,破产房企数量增速有所加快。小到各省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大到曾经是500强的上市公司银亿集团。
兔爷给各位讲个真实的段子。
因一在售楼盘五证问题,山西某不知名房企黄东(化名)副总裁接到媒体采访电话。听完采访诉求,黄东只回了一句,“不好意思,破产了”。
是的,不好意思,破产了。
叁:走!去港交所敲锣
11月6日,曾经只用19天就建造了57层高的大楼远大住工敲响了港交所的铜锣。本次,远大住工募资净额不足11亿港元。其中,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上市之后,远大住工破发,一度下跌8.78%。
不敲锣,可能破产。敲锣,大概率破发。极强的求生欲,掩盖了无法选择的尴尬。
即便如此,目前来看,去港交所敲锣上市,也是中小型房企活下去的唯一抉择。
今年1月份以来,奔赴港交所上市的房企名单大致如下,正荣地产、弘扬地产、大发地产、中梁控股、万城控股、恒达集团等。
兔爷想问一下,是不是很多人和兔爷一样,十有八九的开发商都几乎闻所未闻。
再举个例子,10月22日,一家名为港龙中国的开发商递交招股书,想去港交所敲锣。
这家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4.72亿,2017年营业收入4.34亿,2018年营业收入16.60亿,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1亿。
兔爷忍不住感慨一句,寒冬将至,真是难为了港交所的铜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