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金融•保险>>正文内容

票面利率普遍低于2.5% 险企争发“永续债”补血

2025年03月05日 来源:中国经营网

保险行业掀起新一轮永续债发行热潮。

2月末,新华保险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的境内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成为最新加入“永续债”发行队列的大型险企。

记者注意到,近期,泰康养老、泰康人寿、交银人寿、平安人寿分别发行了20亿元、60亿元、27亿元、130亿元的“永续债”,合计发行237亿元。

自2022年“偿二代二期”实施后,险企核心资本认定趋严,叠加利率下行,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大的保险公司亟须补充资本。“永续债”近年来成为保险公司的一项核心资本补充工具。

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临时负责人杨铮对记者表示:“本期债券发行将提升平安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强化资本实力,为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票面利率持续走低

根据公告,作为国内首家发行“永续债”的养老保险公司,泰康养老于2月24日成功发行20亿元,票面利率2.48%,本次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均为AAA级。泰康人寿发行60亿元于2月25日完成,票面利率2.35%。交银人寿发行27亿元,票面利率较泰康人寿、泰康养老稍低,为2.2%。

2月27日,平安人寿130亿元规模的“永续债”成功发行,其中包含基本发行规模80亿元,附不超过50亿元的超额增发权,票面利率2.35%。

记者注意到,2023年“永续债”票面利率普遍在3%以上。目前“永续债”发行的票面利率持续走低,险企发债动力较足。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险企发行的7笔“永续债”票面利率均高于3%,整体介于3.25%—3.7%区间。而在2024年后未有高于3%的票面利率出现,整体处于2.2%—2.5%。今年前2个月发行的永续债,票面利率普遍低于2.5%。

需要注意的是,自2022年“偿二代二期”实施后,险企核心资本认定趋严,叠加利率下行,导致保险公司实际资本下降和最低资本增加。特别是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大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受利率下行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亟须补充资本。总体上,“永续债”对发行主体的实力和信用等级要求较高。

泰康人寿方面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称,本期债券发行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至92.65%,而偿付能力充足率得到显著提高,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由发行前的207.30%上升为发行后的214.82%,上升了7.52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发行前的311.28%上升为发行后的318.81%,上升了7.52个百分点,偿付能力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

交银人寿方面亦称,本期债券发行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由发行前的93.68%下降为发行后的92%,下降了1.68个百分点。发行后,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明显的提高,由发行前的209.43%上升为发行后的237.15%,上升了27.72个百分点,偿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永续债优势凸显

202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原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发行“永续债”,即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资本补充债与“永续债”有何区别?

据悉,二者共同点在于满足保险公司资本补充需求,提升险企偿付能力,差别在于资本补充债用于补充附属资本,仅提高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而“永续债”用于补充核心二级资本,可以同时改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作用。

一位保险精算人士对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发行“永续债”可以一次性获得想要的资金,降低长期融资的还款压力,解决当前面临的流动性问题,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风险抵御能力。

“‘永续债’更适合用于长期负债管理和资本规划,有着较长的久期和稳定的回报率,能够满足保险公司长期负债的需求并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当前,已获批发行永续债的保险公司以大型优质险企为主,偿付能力充足率整体较高,预计保险永续债取消付息、不赎回、减记或转股的风险较低。”上述精算人士表示。

不过,发行“永续债”条件较高,受“保险公司发行保险永续债的债券余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30%”要求,只有核心资本规模大的险企才有较大的发行空间。

据记者统计,2023年,合计有7家险企发行“永续债”,金额合计357.7亿元。2024年,有5家险企共发行“永续债”359亿元。中小险企由于核心资本规模限制,更多依赖增资或资本补充债。

招银国际证券非银研究团队预计,2025年险企发债规模或继续维持在千亿元以上。一方面,监管将“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年底,为险企争取缓冲时间;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与市场对优质信用主体的认可,将推动永续债进一步扩容。

责任编辑:蔡伊静
相关推荐
票面利率普遍低于2.5% 险企争发“永续债”补血

自2022年“偿二代二期”实施后,险企核心资本认定趋严,叠加利率下行,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大的保险公司亟须补充资本。“永续债”近年来成为保险公司的一项核心资本补充工具。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详细]

资产扩张与盈利分化 粤籍上市银行“预备队”2024年业绩扫描

随着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的披露,排队等待上市的东莞银行、顺德农商行以及南海农商行相继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24年度经营情况。过去一年,3家银行纷纷开启扩表加速的步伐,总资产稳健提升...[详细]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以金融活水赋能智驾领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超293万辆,卫冕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亦是深圳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经过多年持续培育和快速发展,集...[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