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食品>>正文内容

卫龙陷魔芋爽克重不足风波 “减重”又“加价”双双引质疑

2024年05月28日 来源:中国网财经

近日,知名零食品牌卫龙旗下产品魔芋爽被曝克重不足,标重净含量为15克,实际称重却只有8.9克,且8.9克实际称重包含了包装袋的重量。

上述消息引发舆论热议,相关词条迅速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2000万。同一天内,卫龙承认“克重不足”事实,两度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立即开展自查工作,欢迎消费者监督建议。一番操作之后,风波似乎骤起又快速止息。

值得注意的是,“克重不足”事件的背后,卫龙以魔芋爽、风吃海带为主的蔬菜制品每千克平均售价保持在近五年来的高位。此外,公司传统优势产品调味面制品亦已连续涨价多年。

高企的价格,升级的包装,不断走高的推广及广告费用,卫龙高端化、品牌化之心昭然可见。但试问知名品牌如何能犯“缺斤短两”的低级错误,又如何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在营销之外,公司或许也该把部分目光重新转回到产品。

事发先问是否“普通消费者” 蔬菜制品销售价格相对较高

据现代快报报道,近日,网民“燕子哥”反映,其购买卫龙旗下的魔芋爽麻辣素毛肚后称重发现,虽然包装上标注净含量为15克,实际称重却只有8.9克,且8.9克实际称重包含了包装袋的重量。该网友称,他买的是盒装产品,有两小袋的实际分量少于标注克重,另一袋含包装只有12.6克。

事发后,“燕子哥”拨打卫龙客服热线讨要说法,但对方问他是不是“普通消费者”。“燕子哥”表示,他是在联系厂商寻求解决办法无果后,才在网上发布相关视频,没想到的是,视频引来诸多关注,有多人留言评论说有相同遭遇。因此,他希望企业能够正视这一问题,妥善解决。

现代快报报道称,当事网民“燕子哥”的真实身份是一名餐饮从业者。5月23日,该报记者曾与“燕子哥”取得联系。“我是在吃的时候发现有一包非常少,家里正好有克重秤,就称了一下。”他介绍,发现问题后,他多次与卫龙官方沟通,但并未妥善解决,“说只能赔我一包”。

然而,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在“燕子哥”的视频及“克重不足”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后,卫龙官方的态度发生较大转变,不仅积极联系涉事消费者,现代快报报道称,已对其退一赔三,而且于5月23日两度道歉,表态已深刻反省,将培训客服及邀请事件当事人担任品牌质量监管大使,欢迎广大消费者监督建议等。

舆论重压之下,卫龙承认错误并承诺整改,“克重不足”风波似乎已然止息。但实际上,道歉或无法消弭一切。公司2019年至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以魔芋爽、风吃海带为主的蔬菜制品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27.6元、28.1元、27.4元、31.1元、29.6元,尤其至近两年该产品类别每千克平均售价维持在高位。

辣条四年涨价超40% 卫龙品牌化闯关

在“克重不足”事件爆发前,卫龙争议较大的为核心产品调味面制品(俗称“辣条”)涨价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公司该产品类别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14.3元、15元、15.1元、18.1元、20.5元。2023年与2019年相比,累计涨价幅度约为43.36%,一度高于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

或受涨价、消费者口味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卫龙调味面制品销量于近年受重创。2019年至2023年,公司该产品类别销量分别约为17.33万吨、17.95万吨、19.36万吨、15.06万吨、12.44万吨,尤其是近两年大幅涨价之后,销量已出现较大程度下滑。

2023年财报显示,在卫龙调味面制品设计产能同比由24.24万吨下降为23.77万吨的前提下,该产品类别产能利用率已由57.1%降至48.3%。“卫龙辣条失宠”及“卫龙辣条销量下滑”登上热搜榜单,阅读量合计超1亿。

与上述“涨价”相关举动同步,近年来卫龙高端化、品牌化之心昭昭。除产品包装升级、调味面制品推出精品包装之外,公司推广及广告费用连续四年增长,2019年至2023年分别约为0.31亿元、0.47亿元、0.79亿元、1.39亿元、2.14亿元,2020年至2023年同比增长率分别约为51.39%、68.63%、77.01%、53.64%,年同比增幅全部超过50%。

核心产品每千克平均售价高企,2019年至2023年,卫龙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7.06%、38.00%、37.35%、42.30%、47.68%,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分别约为8.29%、8.98%、10.80%、13.62%、16.51%。

销售毛利率近两年来快速升高,销售费用尤其是推广及广告费用越花越多,诚然卫龙的盈利能力或品牌曝光度或会受到正面的影响,但在前述两者之外,产品优质优量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品牌发展的基石,“克重不足”事件的发生有负消费者支付的较高价格及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卫龙在道歉信中称,将持续优化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品质,并承诺解决所有净含量不足或其他产品品质问题。后续,“克重不足”事件会否二次发酵?公司在生产方面又有何优化?中国网财经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卫龙陷魔芋爽克重不足风波 “减重”又“加价”双双引质疑

高企的价格,升级的包装,不断走高的推广及广告费用,卫龙高端化、品牌化之心昭然可见。但试问知名品牌如何能犯“缺斤短两”的低级错误,又如何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在营销之外,公司...[详细]

鹏都农牧主动增持自家股票 坚定看好国内肉牛市场前景

5月27日晚间,鹏都农牧发布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为提振投资者信心,公司大股东、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将主动增持公司股票。记者就此...[详细]

茉酸奶管不住加盟店

5月27日,“茉酸奶换标签续命水果馊了才肯扔”登上热搜。曝光视频显示,茉酸奶使用过期原料、更换效期标签、偷工减料等。对此,茉酸奶也发出致歉声明,称涉事加盟店未严格执行总部的运营操作...[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