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引领全球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医学创新者,爱德华生命科学(“爱德华”)连续六年如约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此次参展,爱德华将集中展现覆盖瓣膜置换与修复的全线前沿产品及治疗方案,并带来PASCAL Precision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中国香港上市后的进博首秀。同时,依托进博开放平台,爱德华持续拓展多方合作,携手临床专家共同推动心脏瓣膜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径的本土探索,并与国药集团、上海医药等行业核心伙伴升级战略合作,加速全球创新与本土需求的深度融合。
“进博会是全球创新成果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更是爱德华深化本土布局、携手共赢的核心纽带。连续六年参展进博会,充分展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信心。”爱德华日本及亚太地区全球副总裁Wayne Markowitz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患者为先”的理念,依托进博会这一开放窗口,携手各方加速前沿科技的引进与临床转化,为“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爱德华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钟顺和表示,依托进博会的强大影响力与推动力,爱德华多款创新产品加快了从展品到临床应用的转化。“今年,我们更是带来了PASCAL Precision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在中国香港上市后的进博首秀,标志着爱德华在经导管瓣膜修复领域的创新成果正加速向中国市场延伸。期待借助进博会的平台效应,让更多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更快、更广地惠及中国患者。”
据了解,爱德华在去年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与国药集团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药联合”)及国药集团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药器械上海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爱德华还与上海医药旗下上药联纵(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药联纵”)达成了全新战略合作。各方将通过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土渠道优势,共同构建从产品引进、临床应用到患者可及的完整生态链,推动先进诊疗方案加速惠及更广泛的中国患者。
本届进博会期间,“聚力进博·共筑心脏瓣膜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新生态”专家研讨会举办。活动汇聚了来自内地(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知名专家,围绕瓣膜治疗技术革新与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展开了深度探讨。会上,专家共同发布了“共筑心脏瓣膜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行动倡议”,呼吁各方携手推动创新技术的引进与临床应用,提升诊疗水平,助力更多患者受益于前沿医疗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指出,医疗创新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本身的突破,更在于能否将这些创新成果转化为患者的长期获益。在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瓣膜的耐久性是影响远期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而RESILIA组织技术通过其抗钙化工艺显著提升了生物瓣膜的耐久性,为实现更可持续的患者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悉,以突破性技术与创新方案为基石,爱德华积极携手中国顶尖医疗中心开展本土临床研究,以真实世界证据支持治疗方案的持续优化。目前,多项聚焦中国患者的重点研究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为助力构建符合中国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奠定循证基础。
其中,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寒松教授牵头开展的INSPIRIS RESILIA瓣膜上市后研究正处于长期随访阶段,旨在评估该产品在真实世界下的长期安全性与功能性,为在中国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指导。同时,由王春生教授主导的另一项临床研究也在积极推进,重点探索INSPIRIS RESILIA瓣膜在中国年轻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拓展生物瓣适用人群、优化长期治疗策略提供更多本土依据。
孙寒松教授指出,推动创新技术在中国的规范应用,离不开扎实的本土临床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积累中国自己的临床数据,建立更具代表性的真实世界证据体系,为中国患者提供更精准、更符合本土需求的治疗选择,助力瓣膜病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为全球医学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进博会是全球创新成果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更是爱德华深化本土布局、携手共赢的核心纽带。连续六年参展进博会,充分展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信心。”爱德华日本及亚太地区全球副...[详细]
转型创新药以来,新诺威业绩持续承压,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三季报亏损。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诺威归属净利润-2404.89万元,同比骤降117.26%。前三季度,新诺威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均大幅...[详细]
11月4日,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该公司与全球生物技术巨头、血液制品领导者杰特贝林(CSL)签订深化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百洋医药将获得杰特贝林旗下人血白蛋白产品安博美®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