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PMI为49.2%,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7%,较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6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9%,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后跌至荣枯线以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总体稳定。
从供给端看,生产指数大幅回落1.9个百分点,重新回到荣枯线以下。“高频数据显示,10月汽车全钢胎、半钢胎开工率以及主要钢厂开工率均较上月回落,应同疫情反弹导致生产受限有关。10月采购量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至49.3%,也反映出制造业生产继续走弱。”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表示。
从需求端看,新订单指数大幅回落1.7个百分点至48.1%,为5月以来最低水平,反映出10月复苏势头出现反复。当月进口指标回落0.2个百分点至47.9%,新出口订单回升0.6个百分点至47.6%,反映内需回落是主要因素。
PMI指数是国民经济的先行指数,回落在枯荣线以下,意味着经济景气度不高,反之,如果在枯荣线以上,说明经济景气度较高。“但是,这只是从技术角度的分析,并不完全代表经济发展的全部因素。”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分析称。
制造业PMI为什么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后回落至枯荣线下?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指出,10月,受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影响,制造业PMI指数有所回落,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稳固。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10月高耗能行业中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6.7%,高于总体3.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为48.8%,低于上月1.8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也是制造业景气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认为,三季度项目开工潮带动的经济效应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减少,也是10月制造业PMI回落的原因之一。
如何推动制造业PMI恢复?“紧抓时间节点”是受访专家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温彬指出,从当前看是要继续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10月24日,国务院党组会议指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紧抓时间窗口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共同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合理增长,力争更好结果”。10月26日的国常会再次部署政策落实工作,提出“要通过抓落实持续释放政策效应,稳就业稳物价,努力推动四季度经济好于三季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恢复制造业PMI,除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外,相关政策还要持续发力,通过项目驱动经济发展,包括新基建、数字化转型项目等。同时,需要继续稳定市场信心,紧抓四季度的‘双11’等时间节点促进消费,发力需求端向供给端传导,带动生产采购和拉动外贸。”王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