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2亿元到88亿元。
对于去年业绩亏损的原因,隆基绿能在公告中称,报告期内,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BC二代产品产量占比很低,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产生亏损,导致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去年,我国光伏行业需求依然旺盛,但也要看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也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近期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围绕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应用市场、强化标准引领等方面持续开展相关工作,光伏行业有望加速回归至良性发展轨道。
周期性亏损不改长期成长逻辑
在屈放看来,虽然仍有较多光伏企业尚未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但行业普遍陷入周期性亏损已在预料之中。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去年12月份的“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也曾表示,此次行业波动造成的亏损规模远超以往3次行业波动,影响也更大。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表示,虽然此前就预料到行业的供需失衡,但去年光伏产业情况之惨烈仍令全行业始料未及。
“尽管光伏行业去年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不少企业业绩承压,但周期性亏损不改长期成长逻辑,我国光伏行业的需求依然旺盛。”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最新预测,2024年光伏装机市场的全球新增装机由390GW至430GW上调至430GW至470GW,仍超预期高速发展。
“主要是市场看好光伏行业的未来,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行业产能快速扩张,造成了阶段性的供需错配,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周期。”王铁山表示。
“行业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如果继续无序竞争,光伏这样一个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会逐步丧失研发和创新能力,会实质伤害到行业的发展前景。大家也愿意坐在一起探讨。但行业自律的效果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李振国表示,2025年产出和需求之间的失衡,比2024年应该会有很大的好转。
“技术+轻资产战略”寻求突破
事实上,面对行业的“内卷”,作为行业龙头的隆基绿能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内卷”和穿越周期的路径。BC技术则是隆基绿能的发力方向。
在2024年,隆基绿能也在不断提升BC产能,推出BC产品。但公司BC二代产品产量占比很低也是隆基绿能业绩亏损的一个因素之一。
“公司目前在手的BC订单很多,但产能跟不上。”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25年公司将加速提升BC产能。
而据记者了解,隆基绿能近期已经开始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加速BC产能的提升。
“公司正在通过技术授权和股权合作等多种模式,加快BC产能的建设步伐,以满足市场对BC系列产品的迫切需求。”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
去年9月,金阳新能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与福建钜能电力有限公司及隆基绿能签订合资协议。各方决定设立合资公司生产HBC太阳能电池,将隆基绿能的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四条PERC生产线升级为高效率HBC生产线。
去年11月,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宜宾高新区与隆基绿能签署了年产16GW的HPBC电池片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HPBC电池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领域进行广泛协作,并于2025年建成首期6GW产能。
进入2025年,隆基绿能的BC产能提升仍在加速。1月5日,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BC电池技改项目开工。该项目对原有的7条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设计年产能4.72GW。
“我们对这类合作持开放态度。现在市场上有大量TOPCon产能,这些产能也需要升级、发展、找出路。隆基绿能愿意支持业内同仁共同推动技术发展。”钟宝申表示。
可以看出,隆基绿能在BC产能提升策略上,一改行业之前的自投自建、大干快上的技术迭代策略。
在屈放看来,此次隆基绿能开启BC技术授权的战略,一方面可以深筑专利技术的护城河,避免BC产能的无序扩张。另一方面,采取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并快速提升BC产品市占率,有望加速实现周期穿越。
而同时,隆基绿能也正在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创新技术和研发的投入,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BC技术降本的手段非常多,贱金属应用是BC技术绕不开的也是降本的最主要方向,隆基绿能在这些方面有着充分的技术积累。”钟宝申坦言:“去年,公司产销协同度快速提升,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和BC二代产品的进度。公司的‘三九天’已经过去,隆基绿能对未来充满信心。”
“去年,我国光伏行业需求依然旺盛,但也要看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也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近期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围绕推...[详细]
近日,港股公司经纬天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天地”)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宣布,经纬天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天地集团”)出售股份事项已根据购股协议的条款及条件于2025年1...[详细]
昨日,中国长城发布公告表示,公司预计2024年经营业绩亏损。归母净利润将亏损约11亿元—15.20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约9.77亿元程度加深。中国长城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将亏损约10.70亿元—1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