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科技>> IT数码>>正文内容

字节跳动出售旗下证券业务 转型还是退出?

2021年09月03日 来源:券商中国

9月1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拟出售旗下证券业务,整体估值约5至10亿人民币,并在内部明确“未来不会再从事证券业务”。

当天,字节跳动也向记者证实,该公司收缩金融相关业务,“确实有出售证券的计划”。

自2017年上线股市行情软件海豚股票之后,字节跳动还先后在去年8月注册成立了松鼠证券,在今年3月收购亚洲太平证券并更名为恒星证券。彼时市场普遍认为,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正雄心壮志计划进军金融板块。

但如今出售消息一出,让许多业内人士颇感意外。

字节跳动出售证券业务

据报道,字节跳动的这项出售始于今年上半年,目前已先后与中金公司、中信、复星集团、牛股王、东方财富等进行过沟通,且其中两家公司给出了投资意向书。

公开信息显示,字节跳动的证券业务主要由三家公司构成,分别是股票行情软件海豚股票、两家香港券商松鼠证券和恒星证券。

不过字节跳动仅向记者证实,该公司收缩金融相关业务,确实有出售证券的计划,但并未明确,此次出售具体包括哪些资产。

而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内部已明确,未来不会再从事证券业务。甚至字节跳动在2018年收购的,为海豚股票提供股票咨询服务的持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北京金美林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也在此次出售范围之内。

按照这一消息,字节跳动或许会将证券板块业务全数出售。

事实上,字节跳动目前相对成熟的证券业务品牌只有海豚股票一家。但有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称,海豚股票上线四年,目前日活跃用户数仅为13.39万。“内部一直没有太多决心和预算投入到这款产品中。”

2015年,字节跳动内部开始组建金融业务团队,由字节的财务部门为构建基础,最开始是做了一款模拟炒股产品,彼时还为此招聘了大量金融业务岗位。

2017年,字节跳动的首款金融产品,海豚股票的前身“纳镁股票”低调面世,2019年,纳镁股票正式更名为“海豚股票”。有知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以海豚为前缀的命名形式是张一鸣亲自定的,后续的包括金融资讯平台“海豚财富”同样如此。

到了2020年初,海豚股票被爆开始向客户提供开户与实盘交易功能。但海豚股票强调,这些功能均需跳转到由券商提供的服务页面完成,海豚股票未介入证券业务相关的任何环节,没有佣金分成,也不能直接开户和实盘交易。

兵分两路积极布局港美股

除了海豚股票,字节跳动早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布局港美股业务。

据称,字节跳动于2019年底在香港注册了松鼠证券,并申请了香港证监会的第1、4、5、6及9类牌照,可提供证券、期货交易服务,对证券、期货合约、机构融资提供意见,以及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香港政府公司注册处信息显示,松鼠证券有限公司、松鼠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松鼠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三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均在2020年8月28日注册成立。

但似乎一家香港券商并不足以满足字节跳动的业务需要。今年3月初,字节跳动将此前收购的香港本土券商亚洲太平证券(1996年成立)更名为恒星证券。

彼时有报道称,恒星证券不同于松鼠证券,或为面对国内开展的券商业务,首选在深圳开展相关业务,即成为深交所的代理商,该业务还在筹备阶段,或为海豚股票实现开户与实盘交易创造条件。

到目前为止,字节的金融业务发展迅猛,已经形成支付、保险、证券等多个业务类型。今年初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正在打造一项新业务,着力于为用户打造集支付、消费金融、证券投资和保险经纪于一体的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

不过也有分析观点认为,虽然字节跳动布局了海豚股票、松鼠证券、恒星证券等金融业务,但受众面仍然局限在金融理财上摸索多年的老用户,还有许多新的用户有待转化开发。

此外,还有报道称,字节跳动于2021年春节后放弃了准备已久的理财业务,并上线了“抖分期”。这是一款“先消费,后付款”的线上消费金融服务,但其应用场景集中在电商领域。据称,字节金融业务未来会聚焦在服务内部用户上,比如用户在直播间、抖音小店中购物时可以选择抖音支付,并享受平台提供的运费险服务等。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津逮服务器盈利能力遭质疑 澜起科技“第二增长线”消退

人工智能大模型搅动算力江湖,GPU算力一卡难求,传统算力“无人问津”。这种趋势也体现在上游芯片厂商的报表中。2023年上半年,澜起科技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营收萎缩到仅0.14亿元,令公司营...[详细]

企业争相布局新一代显示技术 Micro OLED与Micro LED谁是最优选?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Micro OLED将成为现阶段主流技术,但该技术目前仍受制于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等。而Micro LED技术在对比度、反应性、寿命、省电等方面表现均优于Micro OL...[详细]

智臻智能向苹果索赔100亿元“进行时” 5月5日将在上海再次开庭

“随着科技企业在技术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国内企业主动向苹果等大型公司发起维权,也是国内企业以法律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一次有力尝试。”信息消费联盟理...[详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