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突然,蓝色星际撤回IPO申请!是问题过多难以自圆其说,还是另有谋算?
9月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终止对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色星际”)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原因是蓝色星际于9 月 1 日向深交所提交了《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
蓝色星际突然撤回上市申请,背后的原因虽然并不被外界所知晓,但就其招股书中披露的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内容看,此次撤回上市申请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早在今年2~3月份,《红周刊》就曾连续发表过题为《蓝色星际生产设备“老掉牙”,“陈年”旧专利难应对市场新需求》《蓝色星际财务数据改头换面,毛利率、成本数据有疑点》《上市前夕外部股东退出成谜,蓝色星际期间费用变化“诡异”》三篇文章,对蓝色星际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过详细剖析,就记者文章分析的情况看,该公司在经营上是存在很大质量问题的。
多年高研发投入
换来的只是10项老旧专利
在《蓝色星际生产设备“老掉牙”,“陈年”旧专利难应对市场新需求》一文中,记者曾明确指出:2019年以来,其安防产品销售所带来的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8成以上,产品缺乏想象力,就当前国内安防市场实际情况以及竞争对手来看,蓝色星际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
文章中记者指出蓝色星际每年披露的研发费用高达数千万元,但公司拥有的专利却仅有10项,而这其中,发明专利仅为4项,其余6项专利为外观设计。而4项发明专利中,有2项发明专利是2008年申请的,一项是2010年申请的,另有一项是2011年申请的,这种情况意味着,其发明专利都是将近10年前的产物。而在6项外观设计专利中,也有2项申请日为2013年,2项为2018年,还有2项为2020年7月。特别是在2019年研发费用高达4148.76万元,其中还包含了数百万元委外研发情况下,公司竟然没有一项专利产生,如此奇怪现象,不由让人怀疑公司每次支出那么多研发费用究竟用于何处?是不是为了满足研发要求,人为多填写了研发费用支出?甚至还让人怀疑其有通过支出研发费用方式进行偷税的可能性。
对于其专利方面的疑问,交易所在问询函中也进行了问询,要求其结合专利数量、软件著作权数量,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分析并披露发行人技术、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可比公司产品、业务是否较为同质化。
可有意思的是,该公司在答复函中表示“业务开展时客户并不以专利作为参考依据,所以未重视专利申请并持续投入人力推动,直接导致发行人专利数量较少。”
对于一家以竞争激烈的传统安防业务为主要收入的公司,在经营中却不重视研发和专利申请,特别是每年数千万元研发投入却无多少专利呈现,如此状态不由让人怀疑其专利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此外还让人怀疑,公司上市的目的是并不单纯的。
超高比例应收账款蹊跷
50%以上逾期反映客户信用低下
此外,《红周刊》在此前发表的三篇文章中,对蓝色星际高额的应收账款也提出了质疑,指出“根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各期末,蓝色星际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21296.95万元、27312.25万元、34209.95万元和39646.22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87%、100.28%、112.51%和302.73%。这种情况意味着,除了2018年外,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基本上全部都收不回来,大量资金被下游客户所占用。种种情况暗示,公司报告期内快速增长的营业收入很可能是通过大量赊销来实现的。”同时,蓝色星际应收账款还远超行业均值,不得不计提大量坏账准备。
对于应收账款问题,深交所在问询函中也要求蓝色星际结合报告期内主要客户信用政策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披露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逾期情况及回款情况,结合其他与发行人客户结构相似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分析发行人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较差的合理性。
对于交易所的质疑,蓝色星际在给交易所的答复函中虽然否认了放宽信用政策,但其同时也表示:“2017年至2020年,蓝色星际的主要客户类型是银行等。银行类客户在合作中一般处于较为强势地位,付款时间节点更多取决于客户。公司与银行的合同一般未明确约定严格意义上的信用期,系按照银行的统一制式条款签订。虽然合同约定了付款时间,但银行类客户实际付款往往比合同约定时间推后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相当于实际给予了银行根据其需求时间不等的信用期。”
根据其解释,银行客户太强势了,其甚至连信用政策都无法坚持,但如此的表述与其放宽信用政策又有何异呢?
在2017年至2020年各年末,蓝色星际应收账款逾期比例已经分别达到63.79%、61.67%、56.45%和52.87%,如此情况充分反映公司的应收质量是不佳的,其未来出现大量坏账的可能性不可避免。此外,若进一步结合其应收款项占营收的超高比例事实,同样有理由让人怀疑公司急于做高营收的目的不单纯。
远超行业龙头的高毛利率现象诡异
对于超高的毛利率问题,记者在文章中同样予以了质疑:蓝色星际披露的毛利率不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而且还远超包括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行业龙头公司,在大多数年份内,其毛利率几乎是行业内最高的,这显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在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公司分析并披露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可比公司的合理性。对此,蓝色星际在详细分析后回复称,“由于发展战略、产品结构、销售模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公司与可比公司毛利率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合理性。”
对于这一解释是否获得交易所认可的问题,因为其撤回了上市申请,现在已无从知晓,但不管如何,若结合公司长期存在过高应收和大量坏账情况,其“合理性的毛利率”显然是不具有可信度的。
董事集中辞职现象竟然被解释为有利公司管理
除了上述的各种异常外,蓝色星际短期内有多名董事集中辞职的情况也是记者感到惊奇的。在此前发表的文章中,记者认为蓝色星际在短期内频频更换董事会成员,这一做法很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于这一质疑,深交所在问询函中同样要求其披露相关人员变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从公司的答复来看,最近两年内,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化共计5名,占最近两年内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总数(共计18名)的27.78%。“发行人最近两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其变动更加完善了公司经营管理团队的人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决策管理水平和能力。”
如此的解释显然是不严谨的,如果真的像公司表述的那样“提高了决策管理水平和能力”,那么公司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疑点,出现那么多应收账款总额超过营收和大量逾期问题,这显然不是一个稳定的企业常见现象。
在《红周刊》此前三篇报道中,记者还对公司的收入数据、成本数据也提出了质疑,而交易所在后续的问询函中也进行了相应问询,对于记者和交易所的质疑,虽然蓝色星际均作出了答复,但回复内容依然漏洞百出(在此不做一一分析)。
对于此次撤回申请终止IPO行为,有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其可能是以退为进的策略,因为其一旦被交易所审核不通过,按照相关制度,其下次申请需要6个月以后,然而如果是主动撤回资料、终止审核的,再次申报不需要等6个月。因此蓝色星际此番操作能为后续重新申报IPO节省一些时间。
人工智能大模型搅动算力江湖,GPU算力一卡难求,传统算力“无人问津”。这种趋势也体现在上游芯片厂商的报表中。2023年上半年,澜起科技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营收萎缩到仅0.14亿元,令公司营...[详细]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Micro OLED将成为现阶段主流技术,但该技术目前仍受制于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等。而Micro LED技术在对比度、反应性、寿命、省电等方面表现均优于Micro OL...[详细]
“随着科技企业在技术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国内企业主动向苹果等大型公司发起维权,也是国内企业以法律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一次有力尝试。”信息消费联盟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