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企业报道>> 产业经济>> 医•药•健康>>正文内容

两家生物医药公司跨境收购遇阻 专家:跨境收购将变难

2022年09月20日 来源:经济观察网

中国上市医药企业跨境收购之路接连遇阻。

9月19日,凯莱英发布公告称,由于监管原因,公司与Snapdragon围绕未来发展规划和对应措施无法达成一致,决定终止并购交易。

更早几天,纳斯达克上市公司F-Star在9月15日发布公告称,在30天的审查期内,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全资附属公司对其的跨境收购未通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

消息面上,9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布行政命令,要求CFIUS对外国投资加强国家安全风险筛查,加强审查的领域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高科技行业。这是CFIUS自1975年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总统行政令。

另外,拜登在9月12日宣布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以降低美国对国外的依赖,该行政命令一度造成国内CXO(医药外包)概念股集体大跌。

中国生物制药、凯莱英的跨境收购接连遇阻,被业内认为是上述两项行政命令的余波。

9月19日下午,凯莱英董秘告诉经济观察网:“目前还没有情况能表明公司此次终止并购交易跟拜登上周的行政命令有直接关系。”

凯莱英是CD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领域龙头。此前,凯莱英在2022年2月宣布,拟以约5794万美元的自有资金收购Snapdragon的全部剩余股权。Snapdragon拥有在创新药物和活性药物成分(API)生产中应用连续性技术的尖端技术,将成为凯莱英的海外研发平台,扩大公司的海外布局。

凯莱英表示,经审慎评估,与Snapdragon及各方股东代表经过多轮磋商,决定终止本次境外股权收购事项。此后,双方会继续保持业务上的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生物制药公关部向经济观察网回应称,目前为止,对F-Star的收购案还在按照程序进行中:“据我们了解,本项目仍处于正常的审批周期之内。截至今天,我们未收到收购项目被否决的消息。”

此前,中国生物制药在2022年6月23日宣布,拟以约1.61亿美元现金,或每股7.12美元,收购F-star所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获得F-star专有的新一代双抗平台和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双抗资产。目前,F-Star发布的公告显示,CFIUS已通知公司对该交易的审查将再延长45天,并可能会进一步延长。

国内一家CRO企业的首席科学家透露,他的国内外朋友都对这两笔境外收购的情况非常关注。他认为,在生物技术领域,上述行政命令的中长期影响不仅仅是对药品,对医疗器械影响也很大。

他告诉经济观察网:“国家需要预期这些事件的发生和中长期影响,并制定对策,这是比较紧迫的。参与其中的专家还需要在海外待过,能懂得美国人的逻辑。”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中心执行主任王宏广认为,中国生物医药的进步已经从产业链的中低端在往高端走,这个过程既有自己的创新,也有对国外高科技企业的收购,这会让部分欧美发达国家感到威胁。

王宏广告诉经济观察网:“美国近期关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几个法令是一个风向标,即中美企业在这方面的合作在向更坏的方向发展,而且速度会加快,这是必然的趋势。”

责任编辑:郑伊丹
相关推荐
蓝帆医疗上半年归母净亏损超2亿 手套产品毛利率告负

据了解,蓝帆医疗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心脑血管业务、健康防护业务、护理业务。其中,心脑血管业务以支架、球囊和心脏瓣膜为核心,健康防护业务以一次性手套为核心,产品覆盖PVC、丁腈、乳胶和TP...[详细]

九州通2023年上半年中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2.47亿元 同比增长30.51%

9月1日,九州通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有投资者问及国家对中药产业有很多支持政策,请具体介绍下公司中药板块的发展情况。九州通表示,公司旗下九信中药作为中药产业平台公司,立足于...[详细]

同仁堂:聚焦核心主业 挖掘业绩新增量

近年来,中药板块在资本市场叩开新世界大门。8月29日晚,同仁堂发布2023年半年报,主营业务、总营收、净利润等均为近几年新高。尤其,市场端需求旺盛,企业核心产品、核心主要业务看涨,这都...[详细]

返回顶部